賀蘭山岩畫位於中國西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賀蘭縣境内,它是古代北方西戎、匈奴、鮮卑、突厥、黨項、蒙古等民族遺留下來的藝術作品,創作時間自春秋時期(公元前770~前476年)一直延續到西夏時期(公元1038~1227年)。這是條由幾萬幅岩畫組成的雕刻藝術長廊,最為集中之處是距銀川市西北五十多公里的賀蘭山。賀蘭山岩畫筆法簡潔,造型粗獷,構圖樸實,內容有狩獵、放牧、征戰、舞蹈、祭祀等,以及狼、鹿、羊、犬、虎、馬等各種動物和抽象的符號。賀蘭山一帶常見的岩畫多為人首畫像,其中一副圖像旁還刻有清晰的西夏文字,使人在賞畫的同時不禁又憶起了西夏的歷史。
在賀蘭山下飽食一頓後,發車前往賀蘭山岩畫處,此處列名「未正式世界文化遺產」,據說在下一波可能會列入,目前申請中。下起小雨,溫度較低,有點寒意,一群人慢慢走入山區,除了觀賞岩畫外,風景亦頗可觀。這裡有明長城遺址,還有兩座烽燧(烽火樓),遠處山頭有石板堆疊,研判這就是以前的烽燧。但是,百思不解,這個地方怎麼上去,是個易攻難守之處,或許做烽火台功能是不錯的!也不去多想,古人思維,很難瞭解,但總有其功能。
不知何故,原來的登山小道都已封閉,或許颳風下雨地震損壞了步道,居於安全理由不得進入。也可能不希望一般旅客進入,對我們這一群登山客不太適合,有人要走上去,經勸阻後,只好乖乖的走上環狀步道,感覺很無聊!這是一條溝,逆時間走過,有小河,也有山景,遠古時代的征戰,兵家必爭之地,現在的風景名勝,變化不可謂不大,經過戰爭洗禮,和平才是我們需要的資產!
解說員說明很清楚,幾個重要岩畫地點都有標示紅點,讓遊客能清楚的看到。所謂鎮山之寶,一個大型人面岩畫,相當細緻,距離約有50M以上,一般長鏡頭無法有效攝取,只能用超高解析度拍下,再後製放大。我新購相機P900有2,000倍放大能力,拍下這個岩畫不是問題,喀嚓一聲,再來一次,相當清晰。晚上整理後,直接送到群組,分享大家。
一圈下來,花了近兩個小時,遺憾的是不能深入景區,只能跟一般遊客一樣,走環型步道,有點沮喪!不過,留著體力,等著登須彌山與大聖見面,這一說,大家都笑了,可能嗎?已經變成旅遊團的隊伍,還可以天蠶變嗎?大聖在小須彌,已經歸隱入世,還會出世嗎?好吧!就把這次旅遊當作走馬看花,到處晃晃,看看圖片,總是聊勝於無,大家擺瀟灑!
岩畫之寶,距離步道高度約有50M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