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入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,就被火紅色丹霞地貌所吸引,由於山體岩石呈現暗紅色,尤其在綠樹的掩映下,如同一團團燃燒的火焰,故而被人稱為「火石寨」。火石寨國家地質(森林)公園位於西吉縣城北15K的火石寨鄉境內,東距六盤山140K,須彌山景區28K,是寧夏唯一同時擁有國家地質公園、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,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旅遊勝地。
今晨的一場飛雪,火石寨溫度降到零度以下,我們到達時,應有三、四度,體感溫度蠻冷的,隨著步行與氣溫回升,慢慢適應低溫。大門石塊上有結冰現象,進入景區,山坡上仍有白雪痕跡;登高望遠,墨綠與雪白相互輝映,生長在南國環境的我們,算是大飽眼福!順著大路深入,看看雪景也不錯,左側雲台山鑲入山壁的各式建築,右側皓皓雪景,也能一清耳目!山壁裂痕現出斗大一個「壽」字,大家看得嘖嘖稱奇,解說員說,這「壽」字加上旁邊圖案成為鎮山之寶!
四月天來到火石寨,似乎稍嫌早一點,若再晚些,當春夏交際時節,滿山遍野花草叢生,色彩斑斕,蜂戀蝶舞,生機盎然。在稀疏的林木間,生長著一簇簇箭竹,為北方山水增添幾分南國姿色。火石寨方圓百里之內,分佈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兀立山峰,其中著名的有掃竹嶺、石寺山、照壁山等,但仍以天然石城最為奇特。不能免俗的,先進入博物館聽一場說明,瞭解火石寨丹霞地形面貌,並對整個火石寨有了初步瞭解。
一般火石寨旅遊,都是遊「雲台山」,走吊索,遊覽期間,解說員一直要我們走大路,不走登山步道。登山習慣了的同伴怎麼受得了,好幾次要切入登山步道,都被叫下來。還好,大家都很安份,一直到進入傳統登山步道,解說員說明兩條路線,而且還危言聳聽「90度上坡」!聽起來,好像很危險,只不過這群受過「劍龍稜」洗禮的登山客,已經聽不進去了,馬上起步,沒人走輕鬆路線!
所謂「90度上坡」,不過是兩條鐵鍊的玩物,同伴很配合,一副慢步緩行姿態,狀似艱難,卻很逍遙!不知是不是這個緣故,解說員回程時高歌潤喉,同樂一起,只是竟然忘了給小費,或許台灣領隊會想到這一點!完成「90度上坡」後,來到吊索起點,也有飛索玩物,我們繼續走步道前行,途中看見同伴,在吊索上擺出各種姿態,2,000倍鏡頭一一攝取。突然,聽到「咻、咻、咻」數聲,有個同伴搭飛索,迅速下滑,鏡頭一轉,拍了下來!
走過吊索另端涼亭,繼續往下走,風景絕美,尤其對著「雲台山」頂峰建築及吊索涼亭,可謂相映成趣!腳步放慢了,有點流連忘返,畢竟火石般顏色的丹霞地貌算是少見,雖只有三個小時,卻能將精華地段走過一遍,也無憾了!一路上,同伴訴說著,還好解說員沒跟我們走上來,否則真有她受的;其實大家都小看她了,一天講解兩趟,怎會受不了?說著說著,到了出口,一場多采多姿顏色交替的登山健行結束,大家都滿意的屢屢回頭,還有點不捨呢!
晚上住進固原市,晚餐時刻,大陸導遊來討論,無法前往「黨家岔」遊覽,單程估計三小時,加上要回銀川,可能要十小時車程,不太妥當!馬上建議改成固原市西北戰國秦長城,再在青銅峽市附近找個簡單景點(後來決定「黃河樓」),同時透過wechat告知同伴,大家欣然接受!行程一改,又可睡到自然醒,不需趕行程,一路悠哉遊在,何樂而不為?
雲台山頂上建築
高空吊索
右行,前往望霞庭會合!
飛索下行,非膽大者不敢為!
登山無法盡興,再來臨去秋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