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和歌山市,車程往南一小時餘,進入白濱海岸,驚覺這是渡假天堂,夏秋兩季,氣候溫和,遊人甚多,一屋難求。現在是初春,算是淡季,街上旅人不多,遊覽車穿過兩旁酒店、旅館、飯店、民宿等住宿處,比比皆是,可以想像夏秋門庭若市的盛況。沿著白濱海岸線前行,此地鎖住四個主要觀賞景點:圓月島、千疊敷、三段壁、橋杭岩。
行車路程,領隊講了一段日本百餘歲後消失的老和尚名言:「口要小、心要靜、氣要順、腹要平」。「口要小」闡述禍從口出,謹言慎行;「心要靜」講求心如止水,外慾不興;「氣要順」重點平順養身,不為物擾;「腹要平」強調注意身材,保持健康。從生活處事一直到養身之道,故得長壽,值得學習!只是庸庸眾生皆常人,哪能率性所致,坦然無議?
圓月島是白濱的象徵,也是馳名的島嶼,南北長130M、東西寬35M,H25M,夕陽美景是圓月島最迷人的景觀,被喻為和歌山縣20個最佳的日落地點之一。成員下車,進入海岸線,各擺姿勢,POSE出盡,來個搔首弄姿,留下記憶畫面。但總覺得與金山神秘海岸線「燭臺雙嶼」累同,金山神秘海岸線從獅頭山海濱公園起步,經過岩石海岸線,到達水尾港口,再穿過「光武隧道」,回到海濱公園,絕對是物超所值。
千疊敷是洶湧的海浪長期拍打而形成的壯麗自然景觀,面積有如千張榻榻米用席總合而得名。因漲潮關係,不見千疊,只剩三四疊,遠觀平台,遊客如織,上上下下,各取所需。記得日月潭水位指標九蛙疊像(位於九蛙頭步道),與千疊頗有異曲同工氣勢。
三段壁是白濱朝向太平洋的一段蜿蜒2K、50M高的海蝕懸崖,波濤洶湧的海浪拍打著千仞峭壁時,氣勢磅礡、雄偉壯觀。這與野柳等北部海岸線氣勢磅礡的海蝕平台自有瑜亮情結,何必跑老遠去觀賞!但是,搭乘電梯深入36M下的海蝕洞窟,就是眼界的拉長。洞窟內有周長約200M的通道,展示著古代熊野水軍的崗哨小屋,另也飽覽海浪衝入海蝕洞的驚奇景觀。
看完三段壁,來到本州最南端潮岬,在此用餐,是此行第一個中餐,刺身(生魚片)火鍋,大家滿意!飯後,前往大樓最高點,居高臨下,看四周海岸線,登高望遠,極盡目視。之後,進入最南端草原,倘佯原野,海風吹拂,清涼有致,慢慢晃回遊覽車,向下一目標前進。
橋杭岩是南紀海岸象徵的奇勝,約850M長,40多座大小不一的奇石區,恍似橋墩一般呈直線在海上排列,被列為國家指定特別天然紀念物。走了幾個國家海岸線,有此規模的當屬此地,想像遠古時代,一大塊岩石,受到海浪衝擊,留下完整蹤跡。大浪沖破岩石障礙,切割出空隙而後擴大,小海浪為岩石所擋,岩石受到衝擊,產生奇形異狀,自然天成。
這些因海浪衝擊形成的各式各樣大自然寶貝,在台灣海岸線,處處可見,且相當豐富。但在此地,雖小卻被整理成著名景點,搭配其旁小店舖販賣紀念品,相得益彰,透過景點產生附加價值,是可以學習的地方。成員每人一支冰淇淋(橘子口味),400丹,算一算也要幾千台幣,這就是刺激景氣產生的經濟循環。見賢思齊,寧無所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