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擔心雨後步道泥濘、即時下雨機率仍大,取消今天「阿里山最高峰石水山主峰活動;晨起無雨,依慣例到戶外走走,還是上了八掌溪北岸吳鳳河堤步道。走著走著,小雨來了,淅瀝嘩啦的,撐起摺疊傘,來到彌陀映月橋,遠眺「道將圳」引水口,決定不走了,好好瞭解一下「道將圳」。於是,來回走了幾趟,也深入草叢中,近處觀看「道將圳」經過引水道閘門情形,可能因雨關係,閘門放下,無水外放,這幾天雨勢已足夠「道將圳」使用,八掌溪卻仍是涓涓細流,未能看到鷺橋跨浪現象。一路追蹤道將圳,走上重慶二路,進入嘉油鐵馬道,穿越北回自行車道,進入嘉義縣!

道將圳係將軍圳道爺圳的合稱,將軍圳於清康熙26年(公元1687年)由施琅始建,後被洪水沖毀,地方士紳出資重修,為感念施琅首建水圳之恩,命名為將軍圳道爺圳於康熙34年興建,渠道範圍包含原將軍圳系統,兩圳合而為一稱為道將圳,攔水壩設於忠義橋下游約400M處(彌陀映月橋下)主流與支流合計長度230K。站在彌陀映月橋上,可以看到道將圳引水口,攫取八掌溪之水。現今之主幹線流經嘉義市芳草里、芳安里、頂寮里、安寮里、美源里、光路里、福民里、車店裡、湖內里,再流經嘉義縣水上鄉下寮村、粗溪村、大堀村至大崙村止,其間尚有多條支線分佈於嘉義縣市,成為農忙灌溉重要渠道。

道將圳歷史比嘉義城隍廟還悠久,堪稱「嘉義市母親河」。過去在立委、議員、里長推動下,成立「道將圳文化學會」,2015年獲中央核撥2,500萬元工程經費,分成3包施工,2年內完工。地方人士認為道將圳除了供灌溉、防洪功能水利設施外,還是台灣最具歷史文化價質的水圳,是城市的光榮。希望推動這條跨越古諸羅的嘉義縣市藍帶,營造成可永續經營,適合觀光、休閒和運動的步道,營造成嘉義新亮點,再現道將圳風華。

站在吳鳳河堤上,黃金風鈴木步道已經完成,八掌溪河床運動公園大致定案,南岸親水公園步道每日人潮以千計,即使是西側公館河堤步道也已完工多年。號稱「嘉義市母親河」的道將圳卻未引起普遍注意,五年前的遠大目標一無著落,或許淪為口號喊一喊。正方興未艾的「山海圳步道」起自玉山,經過鄒族原住民地區特富野、達邦、里佳、山美、茶山等處進入大埔鄉,然後接上嘉南大圳,長達百餘公里的步道進入台南市。玉山屬於嘉義縣,沿途步道及鄒族村落也屬於嘉義縣,到了平地後,一轉彎進了台南市,為什麼不能從山美走嘉129線公路,由嘉義縣市政府合力接上道將圳呢?

 

DSCN0001.JPG

▲ 道將圳引水道附近說明文

DSCN0002.JPG

▲ 「綠映水漾公園」之「道將圳指標

DSCN0003.JPG

▲ 「彌陀映月橋」之「道將圳」說明

DSCN0004.JPG

▲ 「彌陀映月橋」上看「道將圳」引水道

DSCN0005.JPG

▲ 八掌溪悠悠西去

DSCN0006.JPG

▲ 「鷺橋跨浪」,多日梅雨,只有鷺,卻無浪!

DSCN0007.JPG

▲ 道將圳」引水道

DSCN0008.JPG

▲ 道將圳」引水道

DSCN0009.JPG

DSCN0010.JPG

DSCN0011.JPG

▲ 道將圳」引水道,西出閘門!

DSCN0012.JPG

DSCN0013.JPG

▲ 道將圳」引水道閘門

DSCN0014.JPG

DSCN0015.JPG

▲ 道將圳」引水道,回八掌溪,另股流水成為道交圳!

DSCN0016.JPG

▲ 八掌溪

DSCN0017.JPG

▲ 道將圳」出八掌溪

DSCN0018.JPG

DSCN0019.JPG

DSCN0020.JPG

DSCN0021.JPG

▲ 道將圳支流(全景照)

DSCN0022.JPG

▲ 道將圳支流

DSCN0023.JPG

▲ 嘉義市光路里之道將圳(嘉油鐵馬道)

DSCN0024.JPG

DSCN0025.JPG

▲ 嘉義市重慶二路之道將圳

DSCN0026.JPG

▲ 嘉義市重慶二路之道將圳

DSCN0027.JPG

▲ 蝸牛回來了!

DSCN0028.JPG

▲ 進入嘉義縣之道將圳(北回自行車道)

DSCN0029.JPG

▲ 進入嘉義縣之道將圳(北回自行車道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道將圳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昆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