賽德克人是台灣原住民部族之一,主要居住在今南投縣東北部(今之賽德克族)與花蓮縣北部、南部(今之太魯閣族),在近代的族群分類上被歸為泰雅族的分支。台灣日治時代中期發生的霧社事件,就是西部賽德克人不滿日本當局高壓統治而爆發。
早在清朝文獻中即可見到該族的記載,日治時期的人類學家雖然發現賽德克人與泰雅人在語系上的差異,但兩者同樣有紋面、出草等文化,故仍將其歸類在泰雅族;而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則有共同的起源與文化,卻在居住地域的迥異下分道揚鑣。
2004年1月14日,東部賽德克人以「太魯閣族」為族名正名成功,經認定為台灣第十二個原住民族,並邀西部賽德克人共同登記加入太魯閣族。但由於族名認同與認知上有所差異,為避免族人在族群認同上迷失,遂而走向「賽德克族」獨自正名。經過多年的正名運動,「賽德克族」終在2008年4月23日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群,人口約一萬人。
在一次餐敘中,賽德克人凱文邀請大家去她家走走,初步預計14人,後來決定舉辦「追尋賽德克巴萊足跡」活動,中巴由19個位置擴充至24座,同時增加一部轎車,由大廚操盤,除了接北部下來參加者外,兼作緊急支援與探路之用。參加人員分布廣,來自台北、台中、雲林、嘉義、台南等地,總人數26人。
◎主要行程
第一天:嘉義出發(05:30)─清境農場步道(08:00~10:30)─梅峰農場台大實驗林(11:30~14:00)─春陽部落(14:20,台14線82.8K)─荷戈富士山(15:00~16:30)─試吃蜂蜜、甜柿(16:15~16:45)─春陽聯誼(18:00~23:00)
第二天:早餐後出發(07:30)─巴蘭山O型(08:00~08:30)─霧社賽德克族尋蹤(08:45~09:30)─廬山溫泉源頭(10:00~11:00)─廬山中餐(11:00~11:45)─馬赫坡古戰場(12:00~13:15)─精英野溪溫泉(13:45~17:00)─嘉義(20:30)
◎清境農場步道
原預定走完以下步道,但一開始「翠湖步道」的原始紀錄4K繞道甚遠,此地亦是紅香溫泉的進入點,所以中巴繼續往前開,約在5~6K附近下車,進入上山水泥步道開始步行。此時約在08:00左右,空氣清新,感覺舒服,沿著「明琴情境景觀山莊」繞行而上。接上落日步道,進入櫻花步道,直達步步高昇步道。
走完800階的步步高昇步道,出口處(即青青草原入口處)設有門票收費,每人200元。一說好貴,售票員看我們人多,馬上就說可以買團隊票160元/人,可惜我們志不在此,決定順旁邊水泥產業道路下行,將200元留下來充作啤酒錢。回程中想起幾年前的一件趣事,我們穿過合歡山前往花蓮旅遊,有個人盛讚清境農場青青草原多漂亮,我們將車停下來上合歡北峰,以後再也沒人說要錢的草原多漂亮!
翠湖步道入口
耶穌光
火車快飛,紙板火車!
1.翠湖步道:步道入口於台14甲線約4K處,全長約2,300M左右。又稱為1號步道,兩旁皆為茶園風光,大片的茶園在耀眼的太陽光照射下,更顯現出碧綠青翠的顏色,而又與遠方的「碧湖」波波映照之下,於是取名為「翠湖步道」。
2.落日步道:步道入口於台14甲線約8K處。是一處充滿櫻花樹和溫室花卉的一條步道,可遠眺碧湖全景。特別是在落日時分,火紅夕陽,映照在隨風漣漪的碧湖上,更掀起另一波動人的景緻,步道全長約1,000M和翠湖步道可以相通。
3.柳杉步道:「幼獅露營區」入口進入,約台14甲線7.5K處。顧名思義是以柳杉為步道而命名的,高大的柳杉直聳的站立在步道兩旁,彷彿進入天然綠色隧道的感覺,大口大口深呼吸,多了一份清新之情。步道全長約750M左右。
4.步步高昇歩道:步道入口於台14甲線約8.5K處。位於3號牧區,是一段長達數百階的石階,走來雖然汗如雨下,但是卻可以趁機鍛鍊、鍛鍊身體。步道全長約1,800M,沿途會經過楓樹林、壽山園、青青草原及養蜂園,征服了步步高昇之後,還可以順道去看場綿羊剪毛秀喔!
5.瑪格麗特步道:步道入口於台14甲線約8.5K處。步道兩旁有著瑪格麗特不時的隨風搖曳,走在其中非常愜意。步道全長約600M左右。
6.畜牧步道:步道入口於台14甲線約10K處。位於「清境農場畜牧中心」,隨處可見一整群牛羊,靜靜的在草原上遊走或低頭吃草,步道全長約500M左右。
◎梅峰農場台大實驗林
中巴繼續往前開,我們提早到達梅峰農場,凱文媽媽已經安排妥當,由凱文導引。主要觀賞四個作業區:稀有植物(仙人掌)、白楊步道、林間步道、奇異果園。一進入仙人掌區,就被吸睛了,小小的一個園區擠下我們26人,猶有剩餘空間,這是進入梅峰的第一景。轉出吸睛區,進入園區步道,看看甜樹根採摘,算是開了眼界。
逆向進入白楊步道,雖是逆光,大家也樂得笑呵呵,調整角度後,大玩「一、二、跳!」留下最美麗倩影。然後,來到展望台,右起南華山、奇萊南峰,接續中央山脈北三段,一直到合歡群峰。轉眼間,來到奇異果區與無花果區,介紹上寫得很清楚,奇異果來自亞洲地區,卻在紐西蘭大放異彩,可見商場無國界!
繞了一圈,回到休息區,泡茶聊天,同伴買了一盒「黃金莓」,外表很清脆漂亮,我連葉帶果實吃,同伴笑開了,也算一場笑潭!上了中巴,來到春陽部落82.8K住宿處,凱文爸爸盛情歡迎。旁邊廣場LED路燈還是新裝的,聽說為了我們要來,特別提出申請,看來今晚必然賓至如歸!
◎荷戈富山山
荷戈富士山(花岡山) H1,394M,又稱小富士山,也稱為花岡山,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,位於台灣南投縣仁愛鄉,屬於中央山脈。因山形似富士山,又位在荷歌社(荷戈社),故名「荷戈富士山」,也作「荷歌富士山」。
1930年發生的霧社事件,導致日本人刻意培養的花岡一郎全家及花岡二郎在此自殺謝罪,日本人才將此山改稱「花岡山」,以紀念花岡一郎、花岡二郎。因春陽日殖時期稱為「櫻社」,荷戈富士山又稱為「小富士山」、「櫻山」。現今因春陽地名,又稱「春陽富士山」,現又改名為「BU-NGU」(賽德克語),為山頂、山頭、山峰之意。兩個入口:一在台14線83.5K處,另一處在台14線82.5K(春陽活動中心)處。
我們從82.5K進入,約行200M,左側有一登山口,寫明950M的「史努櫻步道」。步道一路扶搖直上,算是稍陡的人工步道,700M處有一高塔,登頂其上,稍會搖撼,四周展望極棒,遠眺塔羅灣溪(濁水溪支流)潺潺東逝去!950M處為另一端進口,此處有人養蜜蜂採花蜜,同伴試吃後,頻頻點頭稱讚。下到水泥岔路口,右向到台14線83.5K另一登山口,左向前往「阿布甜柿」種植區。當然,我們先左,試吃甜柿,才回到春陽住宿處。
◎春陽部落晚宴聯誼
回到住宿處,沖個澡,聊聊天,樓下已經開始點燈歡慶了,我們姍姍來遲,正好趕上開始。今天的高粱是92年份及93年份,啤酒有海尼根、青啤及經典啤酒,算是準備齊全。特別從嘉義請來大廚春煌師,除了凱文爸爸的土雞蘿蔔湯外,還有砂鍋魚頭湯、芋頭蒸飯、滷豬頭肉、滷豬腳,然後就是鐵板食物,包括台灣鯛、虱目魚、香魚、培根肉、牛柳、明蝦、花枝、滷豬排等。
花燈初上,開高粱灌啤酒,遠處傳來競選音樂,本地迴旋呼盧喝雉,相映成趣,相得益彰。當「凍蒜」與「乎乾啦」相互衝抵時,一場盛宴已默默來臨,今夕何夕?明月當空!明晨何時?還在遙遠!凱文叔叔來了,山界名人清雄到了,那怕只是短暫,相識只在有緣!
屋裡有了歌聲,輕描淡寫下,火力全開,拚勁滿場:與戶外相較,互有高低,一下裡面,一下外面,大家盡興!四健會開始囉,手癢已20年,雖技不如人,留下歡笑即可,點到淺嚐足矣~
夜裡無聲,突聞四方響樂,周公蒞臨,吾已入眠,縱有如雷鼾聲,即使泰山壓頂,與我何干?一覺自然醒,清掃戰場,高粱3瓶,啤酒50!
豐盛晚宴
眾廚就位,大廚不讓,二廚不動!
老饕揮灑,賓至如歸!
◎巴蘭山O型
依據舊紀錄:巴蘭山登頂路線在台14線79.2K處四叉路口,右下投83線往奧萬大先不取,取右上的(農投仁)17線行,路口有「高峰茶葉」等指標,行約0.6K取右往「芳蒼製茶場」,走約百餘公尺鐵皮屋前停車;有噴漆指示方向,由屋左繞至屋後,往高點方向行,即可見到3-5936號基石,旁有一等衛星控制點(至山頂只要2分鐘)。
此路亦可行,但「(農投仁)17線」已改成「投81線」,0.6K「芳蒼製茶場」指標已不見,但路口可見「蜜蜂養殖場」的黑色布簾。路程可改為:穿過「蜜蜂養殖場」,順明顯路跡前行,3分鐘後登頂巴蘭山!從巴蘭山下山時,可從右側(上行時為左側)青椒園右轉,來到鐵皮屋處,形成一小O。
◎霧社賽德克族尋蹤
由於計畫中的高峰山,路況不佳,決定放棄,省下兩個小時,於是有了「霧社全覽行」及「廬山尋溫泉源頭」兩個活動,並進入馬赫坡部落。
首先進入霧社莫那魯道公園,瞭解整件霧社事件原委,及賽德克族歷史;然後進入霧社國小,看到碧湖秋色,值得按讚。在霧社高農等待「自然史教育館」開放,這裡有最完整的賽德克族來龍去脈,及莫那魯道抗日記事,雖以失敗做終,但算是一頁台灣重要歷史,值得深思!
◎廬山溫泉源頭
幾次進入廬山,總是泡泡溫泉,吃個飯就走了,從未深入,本次活動安排一小時,想要去源頭看看,沒想到在公園處就被攔截,走不成!走過廬山吊橋,指標清楚,續往前走,約15分鐘就到源頭。此地,可以泡泡腳,聊天打屁,舒爽一下,然後回頭,準備進食中餐。
我們在公園也自成體系,泡茶吃點心,天南地北暢快一番,並且發下「自然史教育館」紀念品。隨著時間接近中午,回來的人越來越多,猶如滾雪球般,感覺肚子有狀況了,雖然吃了不少東西,生理時鐘作響,於是「為了我們的午餐」,起身走人。
上次來廬山,安排的這家餐廳不錯,打了電話,老闆娘表示歡迎,好像見到常客一樣。於是,用多收的啤酒錢換了菜單,加上鱒魚及甕子雞,皆大歡喜。昨晚的豐盛晚宴欠缺青菜,中午蔬菜當道,清一清胃腸也好!
◎馬赫坡古戰場
馬赫坡古戰場是霧社事件頭目莫那魯道的故居地,也是當年莫那魯道退守、自殺的地方。霧社事件發生於1930年10月27日,因人力、武器皆無法與日軍抗衡,最後退至馬赫坡故居,做最後的抵抗。因為戰敗,死傷眾多,最後存留下來的,多半上吊自殺,可想見當年之慘烈,其抗日之精神,深為後人追思憑吊。
現今的馬赫坡還是存有泰雅族的瞭望台,以及下方刻著馬赫坡的巨石,有人設置泡湯池、露營區、民宿。就整個廬山溫泉區來說,整條步道到馬赫坡都充滿綠意,適合登山健行,在登山健行完之後,再來泡個湯,相信會有通體舒暢,不虛此行之感。
我們走過廬山吊橋,在派出所前右轉,接上幾乎已荒廢的自然步道,不過路跡還算清楚,雖然商家建議我們不要走這條路,對登山隊來講,哪有什麼難?一路指標清楚,一直到馬赫坡古戰場都沒問題。但是再來怎麼走到精英野溪溫泉,就有難度。問了當地人,也是答非所問,想來沒人走過。於是,做了決定,撤退到廬山吊橋,呼叫中巴來接,開到廬山國小,從台14線92.7K來回!
抵達馬赫坡古戰場
◎精英野溪溫泉
精英野溪溫泉是台灣野溪溫泉TOP10之一,位於廬山部落,為賽德克族聚居地,位居廬山溫泉北方山區。精英村共有110戶人家,不乏傳統的山胞石板屋,居民以種香菇、水果、小米為生。在此一H1,415M的山區,有不同教派的五個教堂,另有一所小學,由廬山國小房舍可望見能高山,和附近連綿不盡的奇偉高峰。此區有原住民經營的民宿,其特製的風味餐有著當地才有的植物蔬菜,鐵板山豬肉與石頭野菜鍋!
從廬山國小出發,先走約200M的台14線,在92.7K左轉產業道路,從台14線就可清晰看到溪谷,一路向下,約有2.6K,可以傳動車溯溪前往。先上行到一小村莊,然後一路約20~30度斜傾向下,中間有一小岔路,需右行向下,經一藍色裝飾房屋,此後一路向下直至溪谷。溪谷建有吊橋,號稱「情人橋」,過橋後,沿明顯步道下溪。回程可直接過溪(橫渡溪流)再穿鞋子,省掉上吊橋時間。偶而會見到越野車溯溪而行,當作表演,看一看也值得。
下行到「情人橋」約35分鐘,上行45分鐘,估計落差200~300M。溫泉類型屬於碳酸氫鈉泉,溫度約45~84°C,尚無明顯開發,附近地質屬於變質岩,應注意隨時可能之落石崩落。過吊橋以後,續往前行,為水泥產業道路,可接莫那魯道古道、馬赫坡古戰場、廬山吊橋,而成一A進B出路線,若有車子接駁,不失為一健行路線,總長(廬山國小-精英溫泉-廬山吊橋)約8K。
回到精英村廬山國小,叫一碗乾麵(雜醬麵)解解饞,香噴噴,好吃,一路走來,簡單的一碗麵確實可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