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大同市到北嶽衡山,約95K,需時1.5小時。我們離開雲岡石窟後,吃過中餐,即上高速公路,約在13:30抵達。大陸導遊建議搭纜車上行,下來後走到另一端停車場。下了纜車,抬頭仰望,感覺沿著石階步道上行就是恆山最高點,可是步道封閉,只能下行平板路,經過眾多廟宇,對面就是北嶽恆山的小型「懸空寺」。漫無目標的前行,到了主峰前的涼亭,發現時間已不夠用,只好悻悻然離去,也算走了一回!
由一些資料顯示,恆山H2,016M,在五嶽中排行第二。1660年(清順治十七年),順治皇帝下詔,祭祀北嶽由曲陽的恆山轉到山西渾源的恆山。恆山又名元岳、常山,素有「塞北第一名山」之美譽。西漢初年,恆山巳建有寺廟;到明、清朝時已經寺廟群居,有「三寺四祠九亭閣,七宮八洞十二廟」之稱。恆山風景以地險、山雄、寺奇、泉絕稱著。恆山的美景,被明代徐霞客錄入《徐霞客遊記》中。古有恆山十八勝景,今尚存朝殿、會仙府、九天宮和位於金龍口懸西崖峭壁上的懸空寺等十多處。另外,恆山也留下了不少的傳說故事,八仙之一張果老就是相傳在此隱居潛修,並於果老嶺倒騎毛驢上天的。
首次上行五嶽,發現中國大陸當局為了提升旅遊收入,恆山已為政府接管,進行統一管理,雖尚可見僧人,但已為數不多。五嶽又作五岳,是中國大陸五大名山的總稱,分別為東嶽山東的泰山、西嶽陝西的華山、中嶽河南的嵩山、北嶽山西的恆山、南嶽湖南的衡山。有些研究認為,「五嶽」一詞來源於中國的五行思想與對山嶽、山神的崇拜,傳說盤古死後,頭和四肢化為五嶽。雖然五嶽不是中國最高的山群,但由於高聳在平原上,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險峻,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、作詩、修行或到訪,留下遺蹟,因此大大增添了五嶽的名聲。
從恆山沿著石階步道一路向下,看著上行遊客氣喘吁吁,大陸導遊搭纜車的決定是正確的,否則將無法前往懸空寺賞玩,就會因雲岡石窟的封閉而顧此失彼。停車場附近的「真武廟」從外觀上感覺較新穎,但時間已接近16:00,無法進內參觀,不知與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「中神通」王重陽有無關係?
搭纜車上恆山峰頂
遙望恆山頂峰,可惜步道封閉,無法上行!
順恆山廟群指標,一路觀賞廟宇!
恆山的小懸空寺!
雖只有百餘階,卻越來越陡峭,不敢回頭向下望!上到頂端,發現禁止下行標示!
北越恆山登頂前之涼亭,可惜時間不允許,至此而撤退!
再回首恆山之頂,實有未干!
真武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