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了雲潭瀑布、青年嶺步道,意猶未盡,決定前往支離破碎的竹坑溪步道,看看究竟嚴重到什麼程度!由於臨時起意,問過民宿主人路況後,趨車前往嘉162甲線30K,二坪子竹坑溪步道入口。竹坑溪步道進出點分別在「162甲線30K小徑進入約500公尺」及「162甲線36.5K瑞峰賴坤陽的家」,全線瀑布羅列,約6~7個之多,吊橋12座。
在入口處,我們看到了「涼亭歇腳座」,這名字取得有創意,乍看之下,不知何物,細觀之後,會心一笑,這可是貨真價實的毛坑!旁邊一座觀景涼亭,遠眺近觀兩相宜;還有一處小販,賣的是瑞峰瑞里的特產,諸如愛玉等物!這幾座建築物都是以前沒有的,可以想像都久沒來了;八八水災距今兩年多了,應該有三年未進入此區域!
第一次進入竹坑溪步道是94年12月10日,幾個山友相談之下,決定往訪,由於步道正在整修,數段路段與預期相差甚遠,頗具危險性!又因希望找出舊步道,故「深入不毛」,歷經艱辛,最後經舊路回到新路,從八號橋來回水濂洞,舊O行路線已荒廢!
竹坑溪步道於93年5月,由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發包修築而成,沿著竹坑溪,從瑞峰到二坪子,全長約4公里,落差近300公尺。當年七月,一場颱風暴雨致三號橋與十號橋斷,經維修後,95年8月整建完成。幾年間,我們數度進入,估計帶入的人次以千論數。八八水災後,路段損壞更嚴重,路程指標尚在,只是幾番風雨歷盡滄桑後,人物依舊,景物全非,不禁欷噓!
十二號吊橋與十一號吊橋之間,因上下起伏大,非一般旅客體能所能負荷,所以有關單位,另開小門,豎立警告,覺得很奇怪!細思後,覺得既開此門,予遊客方便,又豎警告,隨時提醒,用心良苦,遊客應珍惜!十一號吊橋過後,右側有一下行步道,直達觀景平台,可見龍宮瀑布全貌,及蜿蜒深鑿山壁的水濂洞步道。
遠眺龍宮瀑布與水濂洞後,有一段路面,因坍方覆蓋步道,路徑較窄,行走時宜小心。在十號吊橋觀賞雷音瀑布,果然勢如奔馬,聲如雷響,一瀉千里,氣魄非凡!在水濂洞處觀賞全貌,更為其氣勢所折!過十號吊橋後,步道流失,當地業者不忍漂亮風景消失,自行開一小徑,越過溪谷,接上水濂洞步道。順著人工鑿成的步道深入觀賞龍宮瀑布與水濂洞,遠處即可看到,聲勢不同凡響,進出水濂洞自如,水花四濺,陰離子滿空!對面就是雷音瀑布,雙瀑相對,能有此氣勢,台灣少見了!
這是竹坑溪步道目前所能通達觀賞之處,整體而言,八號吊橋以後的竹坑溪步道(8~12號橋),以瀑布聞名;之前則(1~7號橋)以竹坑溪溪流享譽。如今,只見其半,同遊者即讚譽有加,一旦全程整修完畢,再度呈現世人眼前,將是竹坑溪步道脫殼而出,天蠶再變之時,我們期待著!
延續閱讀:阿里山八大步道/童話步道:竹坑溪步道
「涼亭歇腳座」,名字取得好,是毛坑一座!
嘉162甲線30K,竹坑溪步道入口觀景涼亭!
嘉162甲線30K,竹坑溪步道入口!
既開此門,予遊客方便,又豎警告,隨時提醒,用心良苦,遊客應珍惜!
坍方覆蓋步道,遊客宜小心通過!
展望台與龍宮瀑布
龍宮瀑布 v.s. 十號吊橋
一瀉千里的雷音瀑布(此非終點,往下另有一段)
坍方覆蓋步道,另覓道路前行!
坍方覆蓋步道,另覓道路前行!下至溪谷再上行,接上往龍宮瀑布步道!
下至溪谷再上行,接上往龍宮瀑布步道!八號吊橋橋面跌落溪谷中,清晰可見!
下至溪谷再上行,接上往龍宮瀑布步道!
下至溪谷再上行,回首遊客踩出之步道!
下至溪谷再上行,接上往龍宮瀑布步道!
雷音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