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六十年間,多次進入瑞里,那時的夜宿場所不叫民宿,都半叫山莊,有若蘭山莊、碧苑山莊、梅花山莊等。後來,聽說有一個「瑞里農場」,種植很多水果,特意在前往山莊時,慕名而來繞道進入,感覺只是樹木茂盛,並無特殊之處。曾幾何時,這個地點建起了高樓大廈,一棟白色建築傲然而立,取名為「瑞里山莊」,在雲潭瀑布上馬路即可遙望,成為瑞里一景。六O年代,瑞里地區登山旅遊業蓬勃發展,青年學子絡繹於途,每到寒暑假,總是門庭若市,盛極一時!只是覺得奇怪,怎麼帶隊的嚮導都是年輕貌美的女生,還有這麼多山莊取名之時,怎麼都不使用「瑞里」之名?等到「瑞里山莊」落款時,已是七O年代。於是,在地人與外來人所建的「瑞里山莊」開始了劇烈的競爭!
經過多年發展,瑞里地區以「若蘭山莊」及「瑞里山莊」分庭抗禮,「若蘭山莊」以瑞太古道為登山健行重點,「瑞里山莊」則以雲潭瀑布、燕子崖、千年蝙蝠洞迴路為重心,可說各擁有一片天。在救國團青年學子活動中,瑞里地區的「若蘭山莊」及「瑞里山莊」分別扮演重要角色,成為大家的最愛!每年寒暑假,成千上萬的遊客湧入,成為當地重要經濟來源。在個人電腦方興未艾時,瑞里國小每間教室都配置當地人贈送的電腦,因旅遊業導致富裕,瑞里是一個典型案例!
八O年代以後,台灣旅遊業崛起,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、林務局嘉義林業管理處等單位投入人力物力,由登山者走的自然步道,透過公權力,逐漸演變成旅行者的人工步道。林務局主導的「瑞太古道」成為國家級步道,進入瑞里登山健行的人更多了,每到週末一屋難求;當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完成「雲潭瀑布迴狀步道」時,瑞里山莊成為核心,駐足吊橋、遙望瀑布、欣賞花卉等活動將登山健行昇華為旅遊攝影者的天堂。
瑞里山莊高樓聳立時,也是官司開始日;官說一套,民說一套,紛紛擾擾數十年,各種說法,互有版本,莫衷一是。於是,山莊主人改了名字,叫起「林務局」;於是,「林務局告林務局」的鬧劇搬上報端;於是,民則官司纏身,四處募集資源,力求再戰,官則依法從政,不即不離,力求勝訴;於是,「瑞里山莊」改名了,由「瑞里山莊」到「瑞里大飯店」,再到「阿里山農場」。
921地震造成重大傷害,瑞里地區由門庭若市轉為門可羅雀,每到假日,山莊老闆倚門等客到,哀傷的說出,員工比旅客多!那是一個什麼日子?大家在期待中度過,非常的辛苦,但是日子還是要過!終於,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出手了,一場「武俠瑞太」,再來一場「瑞太俠客行」,一日內擠進數千人,從瑞峰、太和、太興、水社寮、奮起湖等地步行抵達瑞里,「瑞太古道」、「太興岩古道」、「青年嶺步道」、「奮瑞古道」、「雲潭步道」、「綠色隧道」等步道,佈滿了熙來攘往的人群;瑞里的民宿、山莊,全部動員了起來,我們看到了瑞里的再起!
瑞里山莊的官司持續著,逐漸成為社會注目焦點,誰勝誰敗,鹿死誰手,猶未可知!但是,洶湧的人潮,累積的人氣,民宿山莊再度一屋難求,瑞里恢復了生機,旅遊業再度興旺,財源伴隨人潮滾滾而來!人工步道完全取代自然步道,「雲潭吊橋」、「雙溪吊橋」、「青年嶺吊橋」、「情人吊橋」連結起瑞里山莊的環狀步道,「奮瑞古道」連結奮起湖、太和、太興,「竹坑溪步道」連結瑞峰至二坪仔,環狀瑞里成型。這平靜的十年,商機降低了官司的衝擊,卻也暗潮澎湃,端倪將現!
八八水災來了,三天內下足了一年的雨量,阿里山地區洪水成災,高達二千餘公尺的二萬坪青年活動中心慘遭淹水,積水不退。高地如此,瑞里也不例外,「青葉山莊」受土石流及地基損壞重擊,屋不成屋;瑞里山莊應聲而倒(或許不是這樣,留待考證!),那一棟白色建築物成為歷史遺跡,官司也告一段落!「雲潭吊橋」、「雙溪吊橋」與「青年嶺吊橋」連橋墩都不見了,唯留「情人吊橋」成為「青年嶺步道」新標誌,可說舊物新用!
瑞里山莊倒掉了,仍然是注目的焦點,在這一片廢墟中,從現場到青年嶺,看到了全貌,套句「怵目驚心」,一點都不為過!斜坡留下的建築,現場殘留的建築鋼筋,訴說歷史的痕跡,低吟歲月的無情!駐留當地,緬懷過去,豈不唏噓!山莊主人成為瑞里地區第一名人,樓倒人去,留下滿目瘡痍的遺憾及無限想像再起的空間,此處不留人,自有留人處,瀟灑瑞里走一回,難不成天涯飄零?
錄自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網站
950114遊瑞里山莊所攝
白色建築,曾經是青年學子進住的目標,轉眼間,雲消霧散,卻不見陽光!
竹林步道今何在?撫今追昔,寧無所感!
970420遊瑞里雲潭瀑布走至瑞里山莊所攝
「瑞里大飯店」已成歷史,卻在瑞里發展史佔有一席之地!
1001211八八水災後,瑞里山莊已倒,盡成廢墟!
轟然一聲,大地變色,阿里山農場已成養峰場!
「指標」依舊在,人事已全非!
人去樓空,廢墟一片,唯留逃生安全繩!
這鋼筋代表的是什麼?
瑞里山莊產業道路下望已成廢墟的瑞里山莊遺址
青年嶺步道遠眺瑞里山莊倒塌後的山坡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