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範圍包含壽山、半屏山、龜山、左營舊城及旗後山等自然地形與人文史蹟,行政區域包含高雄市鼓山區、左營區、楠梓區及旗津區等。壽山就是著名的柴山公園,是附近居民休閒運動極佳處所。3月9日一趟南北壽山自然步道行開了眼界,為她多層面的動植物分佈大為讚賞,改變了過去對柴山的觀念;尤其對獼猴、榕樹、岩洞、山谷、步道記憶深刻,因以為記。
台灣獼猴體長36~65公分,尾長26~46公分,重5~12公斤,部分成年雄猴可達18公斤。在台灣,是除了人以外僅有的靈長類,分布於全島針葉林、闊葉林、混合林、果園等地區,夜宿樹上或岩石上,以果實、種子、嫩芽、嫩葉、昆蟲為食。猴群為母系社會,以一隻成年雄猴為核心活動,一群約有數隻到數十隻不等。或許是過去人為餵食緣故,壽山獼猴養成與人爭食的習慣,據說聽到塑膠袋聲音,就會衝出搶東西,若未搶到東西,有時會從樹上撒尿瀉便!久而久之,不再僅是食物而已,而是一種「搶」的心態與動作,實在有夠頑劣!
壽山榕樹會讓人百看不厭,樹鬚長及地面,樹根盤根錯節,樹莖碩大無比,樹葉繁茂遮天。一棵老榕樹可以遮天蔽日,其下陰涼無比;一堆老榕樹可以維持整個生態,穩定天氣變化;一叢老榕樹則是枝葉交叉,分不清彼此。這些景觀,順著壽山自然步道都可以看到。來到「泰國谷」,看到「一簾幽夢」,初以為是榕樹鬚,後來才知道是錦屏藤攀附,又是知識的長進!
壽山岩洞是石灰岩地形,部分洞穴彼此連通,成為鑽洞者的最愛,但需有專人帶領,不可輕易嘗試。最有名的是「兄弟洞」與「克難洞」,兩洞串聯在一起,彼此相通,自備頭燈鑽入鑽出,別有一番風味。壽山山谷錯綜複雜,從「奇妙谷」、「龍谷」、「大峽谷」、「攀岩走壁」、「山厝」、「泰國谷」、「猴洞」,各有其精妙處。山谷行與岩洞行各需一天時間,有人花了三十年時間,窮究各洞,逐一註記,才有今日之規模。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成立後,以公權力勘查,必然會有不一樣的風貌!
壽山步道有自然步道與人工步道兩種,人工步道串連各重要景點,自然步道串聯山谷岩洞。一般遊客皆走人工步道做為健身之用,卻無法體會壽山公園的絕妙。可說不走自然步道,不知壽山之美,既走自然步道,山谷岩洞皆在掌控中。您若經常來壽山,就要進入自然步道一探究竟,就要去瞭解岩洞與山谷,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感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