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覽龍虎山風景旅遊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時,獨特「三絕」不能不知,也是景區極力推廣的旅遊景點。「進道都仙府、朔道教之源」,探索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;「乘上清竹筏、覽瀘溪之勝」,觀賞獨具特色的碧水丹山;「探崖墓之奇、解千古之謎」,瞭解規模宏大的崖墓群。
走完「嗣漢天師府」,「進道都仙府、朔道教之源」,瞭解一個大概;搭景車前往瀘溪,「乘上清竹筏、覽瀘溪之勝」,然後「探崖墓之奇、解千古之謎」。今天人不多,但也有幾個旅行團,大陸導遊說只能帶人到此,不能上筏;或許是導遊沒有優惠,須自掏腰包上筏,所以能省就省了。但是,導遊上筏幾無表現空間,船老大撐船數說傳聞典故,並介紹風俗民情及周遭景點,偶或唱個小調,但這些都要錢的。一般而言,散客每人10元人民幣,團客50~60元一船,若唱小調,另外計費。漂流時間約50分鐘,剛開始,興致勃勃,後來就淡然了,初時還能搭訕幾句,以後就看船老大唱獨角戲。竹筏貼著水面滑行,坐於筏內很容易弄濕鞋子,最好穿涼鞋上筏,舒適怡然!四周景觀秀麗,遠處懸棺,看得我們嘖嘖稱奇,百思不得其解,聽說已懸賞百萬人民幣解這千古之謎,只是謎團仍不能解!
漂流於瀘溪河,筏上八人,互相照相,留下俊男美女一幕,50分鐘後上岸,登頂另一高地,大概高處遠眺吧!昨天的酸累還在,怕高不勝寒,就沒上去了,往前直走,映入眼簾的是「生命之門」,有斗大石碑「仙山瓊閣」,道盡特殊地形的精美處。走走、走走,導遊又叫了,上船到對岸,領隊已找好一處觀賞懸棺表演的座位,並切西瓜解渴。我一個人跑到岸邊,近距離拍攝鸕鶿捕魚過程,算是景點外的一個小收穫。沒有營帳樹蔭下,火毒太陽照得全身泛紅,雖已是九月天,卻是秋高氣爽,為了攫取鏡頭,只好擦了防曬油,暴露在艷陽下!
音樂響起,隔岸懸棺表演開始動了,先來一段「繩上芭雷」,總覺只是充數罷了,拖長時間而已,但是取消就顯單薄!一陣掌聲過後,一人自天拉繩而降,進入懸棺預備置放的崖穴;音樂再起,下面另一個人逐漸浮出,腳踩著棺木,利用輪軸將棺木吊上,三個人分別在頂端、崖穴、下端棺木處。數分鐘後,棺木進入崖穴,上棺結束,我們謹記導遊交代,看上官,不要看下官,再看下去,真要「下官」了,所以離座而去!
懸棺屬崖葬中的一種,葬址一般選擇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,在懸崖上打鑿數個孔釘用木樁將棺木置其上,或者將棺木一頭置於崖穴中,另一頭架於絕壁所釘木樁上。人在崖下可見棺木,「地仙之宅,半崖有懸棺數千」,懸棺因此而得名。同天葬、水葬一樣,懸棺葬是一種古老神秘的喪葬形式,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。千百年來,懸棺始終像謎團圍繞在人們的腦際:古人為何要把棺木高懸於千仞絕壁之上?重達數百公斤的懸棺,是怎樣被安放在那些水流湍急的懸崖絕壁上的?「岩上有棺材,金銀千千萬,捨命難得來」的傳言是真是假…… 。
無法道盡的奇異,今天看了表演,乘興而來,未能全興而歸,只能說盡興,這種遠古習俗,解不開的謎,在一陣掌聲中,結束了!來得快,去得也快,我們也快馬加鞭,前往另一行程,進入福建泰寧,再度觀賞水天一色!
等待進入瀘溪河竹筏漂流
懸棺崖穴
懸棺崖穴
生命之門
搭船過河,看懸棺表演!
鸕鶿捕魚表演
懸棺表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