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來已多天,歸心似箭,羅鍋長城本計畫走五小時,昨晚與大陸導遊討論,他認為不可控因素太多,建議從新舊長城缺口上去,左看野長城,右看整修後長城,然後折向右,前往羅鍋長城。此段長城屬於河北省,請來當地呂姓嚮導,在60歲上下,一路問我們年齡多大了,邊問邊不停止的往前邁進,但走來有點氣喘。我得到他的同意超前而行,路上未休息,大概一小時後,到達新舊長城缺口。
依據資料顯示,陳家堡位於東花園鎮東南約25K燕山腳下的深山之中,東面、北面、南面均與北京接壤,距北京城區僅70K,由上堡、下堡和黃檯子三個自然村組合而成,已有上千年的歷史,現有168戶,536人。陳家堡有陳,白兩大姓,還有谷,張,韓,紀等雜姓,多為清末的移民。山區有著豐富的長城資源,共有長城28K,屬於明長城,其中有8K長城做為與北京市的分界線。北京周邊最高、彎度最大的羅鍋城(H1,784M),明末清初李自成進京的雙關子,落差最大的「聯三段」等都可以在這裡覓到蹤跡。這裡還有47座敵樓,在長城建築中,敵樓密度如此之大實屬罕見。
上了長城,左邊野長城未整修過,稍走了一下,即往右邊上行,整修完整的階梯扶搖直上,一段接著一段,大多數女生沒有跟上來,因為野長城吸引力遠大於「羅鍋長城」的大轉彎!羅鍋長城是一段U字形長城,是萬里長城的一道絕無僅有的奇觀。長城在此拐了一個急彎,有人說這是明朝滅亡的暗示,誰也不能明白,為什麼這裡突然有了一個拐彎,而李自成恰恰從這裡攻入了北京,給後人留下了無窮的想像和爭論。陳家堡因當年的李自成而聞名,李自成大軍到了居庸關,怎奈守關將士太生猛,怎麼也進不了關,只好繞小路,到了這裡,攻破了長城,才算是打進了北京城。
每一處古蹟總有一段歷史,站在「羅鍋長城」上,睹物思人,當年兵鋒正盛,若非李自成攻破「羅鍋長城」,何來「一怒為紅顏」?何來滿清入關?歷史上大概就不會有吳三桂這號人物。時代久遠,滄海桑田,不堪回首,只能空惆悵,但又何必?歷史像一面鏡子,可讀、可憶、可徵、可辯,不論真假,不分強弱,都已成明日黃花!九天很快過去,我們要回家了,九天來的歷程也將成為歷史,追思過去沒必要,把握現在才需要,計畫未來才開始呢!
從新舊長城缺口扶梯而上!
北京機場,我們要回家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