騎著鐵馬,經過有「國境之西」之稱的沙溪堡,大門深鎖不得而入(聽說可以從側邊進入)。沿著烈嶼鄉18.5K的環島自行車道,經過陵水湖、西湖、將軍廟,路上看到「國境之西」指標,順指標來到雙口村,方知是民宿廣告,但也意外地發現「國境之西」或許是這裡才對!
烈嶼環島自行車道,由軍方於民國59、60年間築成,係以原有的濱海大道為基礎加以改善。全長18.5K,寬約6M,舖面為兩道水泥路,中間夾以碎石,環繞烈嶼鄉全島。騎行其上,優游自在,賞析兩邊景觀,可謂怡然自得,來到大海邊,沙灘上有一觀景涼亭,順勢而入,停下參觀,海邊軌條債(ㄓㄞˋ)景觀吸引了我們,陰差陽錯的進入雙口村,讓我們大開眼界,或許這裡才是真正的「國境之西」!
先在觀景涼亭拍下全隊沙灘合照,海風呼呼,清涼有致,旗幟飄揚,壯志激昂!相片顯示對岸廈門高樓大廈,在大膽島北山國旗台看到的廈門大樓感覺距離好遠,此地所見清晰可辨,如在左近。沙灘上豎立戰時的軌條砦,排列有序,是一觀光亮點,大家輪流拍照,活像孩提時代的顢頇自許與興奮莫名。往北望之,遠處有一島嶼,酷似建功嶼,但覺方向不太對,有必要再做確認。不過,旅行途中,說是就是,留下自己喜歡的一幕,何必追究再三,倒也率性!
眼前所見有一小沙丘,退潮時突出海平面,我們貼著淺薄海面「踏海而過」,也算是摩西分海吧!另一邊應是蚵架,遠遠望之,從海面豎起諸多木條,或許就是金門石蚵重要產地,兩個同伴過去了,長鏡頭留下特寫。朝西望去,廈門的高樓大廈不值羨慕,大都市到處都是,留下靜肅空間是求之不得的大事,更何況金門為國家公園,地上建築不是說蓋就可以蓋的!
這裡沒有標示,只知是雙口村,不管是否是真正的國境之西,但是看到了別處海灘看不到的景色:軌條砦豎立,有著戰時氣氛;遠觀不知名島嶼,就當是建功嶼狂想一番;踏海進入小沙丘,算做超小型摩西分海吧;亮質沙灘,可奔可靜,坐下遐思又如何;遠觀蚵架,或許是重要經濟來源;對岸高樓大廈,不用羨煞,我們要的是短暫靜穆。您若來到此地,放眼所及盡是景,何必在乎一二,當作遐思後的狂想曲吧,畢竟我們也曾年輕狂狷過!
▲烈嶼鄉環島自行車道導覽圖
▲騎行沙溪堡
▲國境之西民宿指標
▲國境之西沙灘軌條砦,對面廈門!
▲國境之西沙灘合照
▲國境之西,與軌條砦合照!
▲建功嶼?是耶?非耶?
▲戲遊小沙丘,踏著摩西分海而過!
▲蚵架?或是漂流物?
▲尋找沙蟹呼?
▲吊住長鏡頭,應是蚵架,附有倒影!
▲國境之西,實至名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