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東山碧軒寺迎佛祖」是台南市沿山地帶最為壯麗的民俗廟會,活動持續至今已達150年歷史,牽動東山區與白河區20個鄉里。迎活祖活動全程徒步,走山路與田間小徑,走荒野與蜿蜒山林,堪稱台南市所有廟會活動最為「苦行」的一條香路。
清光緒24年(西元1844年),火山碧雲寺因兵災而遭毀,東山先民遵從佛祖指示,迎請「正二媽」至東山安奉,當時東山鄉境16村與白河鎮4里共同集資籌建碧軒寺,並視碧雲寺為「祖家」。此後每年農曆12月23日必恭送佛祖上山,返回碧雲寺過年。待過年後的農曆元月10日,再舉行隆重的返駕大典,此即「東山碧軒寺迎佛祖」。
2011年行政院文化局公告「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繞境」為國家重要民俗活動。雖然香路古道是國定民俗「東山迎佛祖」的必經路徑,但因公路修建,路線改道中斷20年。2013年經權責部門修復「六重溪-碧雲寺」3.75K步道後,成為山友探訪的熱門步道之一,3年前因為崩塌封閉,在台南市議員爭取下,嘉義林管處2019年投入經費修繕完工,重新開放。
2018.02.28我們一行6人,從關子嶺沿南172乙線,經「雲萊山莊庭園景觀餐廳」、水火同源,抵達碧雲寺,分出兩人前往勘查已路斷的「香路古道」,過程險象環生,研判不宜舉辦活動而作罷!今天再度前往瞭解路況,從新營客運白河站搭乘黃10班車前往,在「六重溪」站牌下車,左行經過平埔族公廨,深入後即可看到「六溪香路古道」大型石碑。順指標進入,一路標示清楚,香路古道全長2.4K,「六重國小-碧雲寺」3.75K,走來輕鬆愉快。入口與出口各距離400M內的二段木樁陡坡必須以攀岩方式攀登,相當特別,也是全段唯二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花了約90分鐘,走過這一段香路古道,本計畫繼續前往關子嶺,卻因天氣太熱,心生偷懶,決定從碧雲寺(南172乙線4.7K處)下行大仙寺(南172乙線1.0K處),出仙草埔(南172乙線起點)而回。在大仙寺外攤販處發現一條階梯步道,可以直下仙草埔「白河榮家」,省了不少路,也算是意外收穫!
▲ 香路古道軌跡圖
▲ 新營客運白河站搭乘黃10公車前往!
▲ 08:20 六重溪公車站
▲ 08:36 平埔族公廨(六重溪公車站至此約300M)
▲ 08:40 路牌
▲ 08:42 平埔族公廨前之石碑路標
▲ 08:44 香路古道六溪端入口
▲ 08:46 進入香路古道
▲ 08:51 第一段木樁陡坡,距離六溪(六重溪)端入口400M!
▲ 08:56 新建步道
▲ 09:14 飲水思源
▲ 09:23 沙包疊成新路線,舊路線路跡尚在,再往前即坍方!
▲ 2018.2.28 勘查香路古道(含下5張),險象環生!
▲ 09:39 第二段木樁陡坡,距離碧雲寺端入口300M!
▲ 09:52 香路古道結束!
▲ 09:55 香路古道碧雲寺端起點
▲ 10:03 碧雲寺,遙望枕頭山!
▲ 10:30 進入碧雲寺!
▲ 11:29 離開碧雲寺,沿南172乙線下行,俯瞰仙草埔!
▲ 11:36 大仙寺!
▲ 11:46 大仙寺!
▲ 11:47 大仙寺外攤販處小徑!
▲ 11:47 大仙寺外攤販處小徑!
▲ 11:50 白河榮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