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洋愚人節回到新營,笑稱東方人姓名「余,人傑!」,音一樣,意卻差好遠!喜歡西洋玩意,還是衷情東方說法,各取其是吧!一夜好眠,黎明前起身,天尚未亮,披衣著鞋外出,走一走天鵝湖,兩個小時,8K餘。天鵝湖為以前的埤寮埤整理而成,在糖鐵自行車道邊,可從新營火車站附近徒步進入,約3K路程;另可從台1線轉南74線,或從新營中正路開車抵達!
步出大樓,跨過馬路,即進入全長9K的糖鐵自行車道(新營車站-後壁車站),本擔心太早天色昏暗,進入鐵馬道,兩邊路燈光亮,才想到已走了幾次,或許過去心不在焉,總是跨大步前進,無視路燈與否?今天時間充裕,可以慢慢晃,疾步當運動,緩行當休閒,快哉!兩側綠意盎然,應是稻田,尚未見稻穗,一片青翠亮綠,走來舒爽可期。微風拂臉,春回滿人間,竟是這般的靜穆,早起運動的人少了,或許是疫情緣故吧!旭日東昇,卻為烏雲所擋,想起「總為浮雲能蔽日,長安不見使人愁」,是感傷國事有所啟發,還是墨客騷人無病呻吟,反正現在無事一身輕,再也不識愁滋味!
走過天鵝湖邊緣,繼續往前,方向是後壁車站,曾經徒步或鐵馬幾次,信步右轉,走進綠地稻秧中,滿眼盡綠。有人說,多看綠眼睛會好,多吃紅會保眼睛,也不知是真是假,現在置身綠色環境中,總不會有錯!稻田之間是田埂路,去年退休後前往雲南元陽,在田埂路走了四天,發現自己平衡感差了,越走越害怕,最後脫隊自己逛,以後看到田埂路就頭痛!雖已事過境遷,但總不希望再來一次,這裡的田埂路較寬,可以試試,只是提不起勁!
繞了一圈,再回到天鵝湖,以前來去匆匆,不識其靜態美,仿然若逝。環湖漫步,天鵝湖靜靜地躺在晨曦中,步道蜿蜒,數不清幾曲,支架深入湖中,形成堅強支撐。亭榭暫休,似依方位而入定,我等俗人,不諳其意,仰視另端,恰似芙蓉出水,俯瞧皺面,出漣漪而不紋。湖邊樹影,高聳入雲,映入湖面,倒影處處,隨風搖曳,另類風光,具動態美,與靜態湖面竟成對比。到達大門口,天鵝圖騰塑像正襟危坐,笑吾人狂狷;遠處孤蓮,出汙泥而自潔,仰俯無愧,得為楷模。空椅綜觀全局,大有綸巾搖扇,看那千古名流,翻身而起,醒握天下權,未幾又淪為棺中客。翻滾時代巨輪,我等都是歷史長流之一粟,無從計較,何必當真!
緩慢繞境返回,不想已是兩個小時,太陽未出,清明時節雨紛紛,正是此時。換裝後,前往祖先靈前祭奠,又是一天!
▲ 新營車站至天鵝湖軌跡圖 https://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trail&act=gpx_detail&id=75250
▲ 天色尚暗,路燈明亮!
▲ 接近天鵝湖
▲ 天鵝湖
▲ 走過天鵝湖,繼續深入,繞行綠地!
▲ 田埂路
▲ 嘉南大圳支流
▲ 糖鐵自行車道
▲ 再回到天鵝湖
▲ 天鵝湖路燈
▲ 天鵝湖大門
▲ 天鵝湖廁所是綠建築標章
▲ 天鵝湖彎曲橋,應算是幾曲橋?
▲ 離開天鵝湖,回程囉!
▲ 糖鐵自行車道標示
▲ 新營精華區,學校多!
▲ 也算一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