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陸劇「長安十二時辰」,描述盛唐時期由盛轉衰的關鍵,中興皇帝唐明皇晚年史事改編而成。結尾「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;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。」擲筆時,無奈心情,躍然紙上,甚有所感,感同身受!離開故鄉五十載,雖經常往來新營,但是故鄉的一切卻逐漸淡忘,「君自故鄉來,應知故鄉事;來日綺窗前,寒梅著花未?」是種諷刺?也是種無奈!
過去,經常陪母親走綠川北路,到體育場運動,公里餘的綠地步道日復一日的走,只是偶然間會起一點小漣漪,事後即忘。長時間走在往天鵝湖的糖鐵自行車道,遠至後壁繞一圈,混然不知新營最優的綠地步道就在住處門前。今晨早起,想著走綠川北路到體育場,接天鵝湖再折回,心事層層,想著想著,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新營醫院,感覺綠地步道頗值一走,決定繼續往前。經過「童年狂想曲」,少時狂狷,盡在眼前,真所謂「故鄉的天空」才是完美的!走過各種不同顏色組合的藝術形象步道,長僅約數百公尺,卻覺清新,設計奇妙吸睛首要。一直走到台電嘉南供電區營業處,算是盡頭了,折向民治路,返回住處。事實上,可以再到天鵝湖繞一圈,走糖鐵自行車道回來!
幼時,因父親經商關係,先後住過鹽水、柳營等處,從柳營徒步3K往新營就學,前後三年,直至國小五年級搬到新營後,才逐漸安居下來。15歲離家,負笈在外,後又就業,匆匆五十載,因工作與登山之故,台灣各大城市都曾跑過,景點、步道走之甚多!年齡漸長,已到「老年」,就想著故鄉大小事!忽聞同學仙去,又思胡不歸!胡不歸!
走完綠川北路綠廊,折向民治路,太陽已升,又是一個艷陽天。早晨陽光柔和,走來舒適,汗珠漸出,運動功效凸顯。「一日之計在於晨」、「早起的鳥兒有蟲吃」,都在說明早起的好處!時光飛逝,歲月如梭,馬齒漸長,早晨好時光,若未好好利用,一臉睡意,眼睛迷濛,已是近午,一事未做,蹉跎度日,成為「早起的蟲兒被鳥吃」,那將有多冤枉!
▲ 綠川北路東側
▲ 新營北上天橋
▲ 綠川北路西側
▲ 文化中心
▲ 童年狂想曲
▲ 民生社區
▲ 旭日東昇
▲ 90度轉彎
▲ 接上馬路,折回!
▲ 體育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