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祥到太魯閣,是中橫公路風光最膾炙人口的一段,花崗岩山壁與深邃峽谷並陳,立霧溪貫穿其間,藍色水域激起千層浪花,澎湃激昂睥睨一切。九曲洞蜿蜒曲折,燕子口自然天成,「靳橋留芳」道盡工程浩瀚,布洛灣環流丘世間少有,山月吊橋騰空而立,長春祠留下萬古功勳,通車紀念碑描繪鬼斧神工,太魯閣牌樓佇足留念。中部橫貫公路自1956.7.7動工開始,歷經多少歲月,225人犧牲,英靈長伴,總算大功告成,打通中部與東部的橫向聯繫,縮短了台中與花蓮兩大都市的距離。
兩天好天氣結束,今日陰雨不定,我們直奔太魯閣,歸心似箭,準備賦歸。由於174.9K燕子口附近施工,交通管控,搭車至九曲洞,新完成的九曲洞工程,更加醒目,落石問題已解決,可惜東端封閉尚不能通行。徒步從西端入口進入,讚嘆工程精緻,卻未看到東端出口封閉公告,為美中不足之處。一路走來,賞心悅目,看盡溪流峽谷之美。舊有標誌題字還在,保留傳統,新置看板說明,讓人瞭解太魯閣,可謂新舊夾陳,相得益彰。「如腸之迴,如河之曲;人定勝天,開此奇局!」一曲「觀水」,述說九曲洞之美,壯哉,斯言!「峽谷進行式」說明,顯示溪流貫穿深谷,一瀉千里,有如白練,飛越群山!
走到九曲洞東向出口發現封閉,趕快通知大家折回,要趕在08:00以前經過管制點,否則要滯留到10:00。上了車,過了174.9K,找個好位置下了車。雖搭車,精華點一個都不能漏,從中橫花崗岩石壁貼壁走起,感受自然與人工結合的奧妙,美景天成搭配鬼斧神工,大飽眼福。在靳珩公園「靳橋留芳」,除了瞭解中橫工程艱困,還看到大自然酋長突岩「印地安人頭」。燕子口到了,大大小小的孔穴,當年燕子築巢圖騰宛若昨日,只是時遠難覓。在溪畔隧道前,痛惜通往布洛灣的步道已因山月吊橋的興建而中斷,雖說新工程已有眉目,卻不知何時可以再踏上當年的足跡!
為避過管制點,天祥至燕子口搭車節省4K,決定徒步進布洛灣,弭補一下。過了溪畔吊橋,右上行,這一段環山上行公路有1.8K,近觀遠眺兩相宜,第一次徒步上來,走來心曠神怡。布洛灣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臺地,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,太魯國國家公園管理處規劃成具有原住民特色的園區。環流丘步道繞行環流丘公園,往東可俯瞰溪畔水壩,往西可抵達山月吊橋,觀賞峽谷景致。佇足山月吊橋,獨享立霧溪與峽谷,當個山中野人,扮演瀟灑顢頇的一刻。
遠遠的看到一群人在拍照,應該是「溪畔水壩」附近,水面澄藍,異於常態,或許是水深乾淨吧?大門深鎖,卻看到「電動門啟動時 請勿強行進入」,難不成靜態時可以進入,一笑置之,不予置評。來到白沙隧道前白沙一號橋,右側看到明顯過去中橫路面,其上山坡是個順向坡,隨時有坍方危險。2018年10月25日白沙一、二號橋及白沙隧道通車,徹底解決已存在的問題。走到寧安橋,右側有一人行道,可行經舊紅橋,銜接中橫公路,但有紅橋危險的警告標示。
在中橫公路182K處,可以遠眺長春祠,長春祠距離太魯閣2.3K,是為了奉祀當年闢建中橫公路施工過程,不幸殉職的225位工程人員靈位。由於中橫公路工程艱鉅,時有傷亡,公路局為了告慰英靈,在1958年,擇定公路對岸的湧泉水瀑上方築祠。長春祠步道,經過長春祠、觀音寺,下行禪光寺,回到長春橋東端,形成一環路,但因颱風暴雨,步道損壞難於通行。本計畫在長春橋前右轉,前往長春祠,再沿公路走向禪光寺,從長春橋東端出來,但人算不天算,過了往禪光寺岔路口後,公路封閉,只好折回!
再度踏上中橫公路,經過長春橋,已可看到通往宜蘭方向的大橋,目標近了!在公路183.7K「望海亭」附近開工紀念碑佇足良久,看到碑裡註明犧牲人數212人,與長春祠225人有所不同,是時間使然,在短短時間內,犧牲人數高達13人。「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」,開闢中部橫貫公路,與抗戰時開闢中緬公路,如出一轍,雙手替代機具,血汗交融,艱難險阻,寸管難窺,筆墨難名。中橫斷路21載,當年技術比之今日,實屬小巫見大巫,中橫全線通車是不為也,還是不能也?
穿過最後一個隧道,眼光為之一亮,太魯閣牌樓到了,留下劇照。想到幾年前去EBC(Everest Base Camp,喜馬拉雅山基地營)時,高原反應六天,千辛萬苦穿過凱旋門,雙手高舉,拋出登山杖時,已是熱淚盈眶。這次輕鬆愉快行,無感!有感的是肚子好餓,在附近小吃店打打牙祭。回到凱旋門(太魯閣牌樓),小組集合,留下最後團照,在礁溪品嘗「火山爆炸雞」,我們再度進入紅塵,要回家了!「中橫風華再起 徒步漫行舒活」六天活動達陣,Perfect Ending!
天祥天主堂(06:00)-天祥停車場(06:25,大背包託運上車)→九曲洞(06:40~07:40,1.0K,東端未開放,須走來回)→燕子口(08:15)-布洛灣(08:45~10:30)-長春祠(11:30~12:15)-太魯閣牌樓(12:45)→礁溪(15:00~16:00,中晚餐)→木柵交流道(17:00)→寶山交流道(18:00)→嘉義(20:30)
下一篇:20210305~10 中橫風華再起 徒步漫行舒活 上一篇:20210309 徒步中橫D5:洛韶-文山步道-白楊瀑布-天祥
▲ 3/10 天氣預測,或許中午前會下雨!
▲ 3/10 雷達回波與衛星雲圖
▲ 06:42 搭車前往九曲洞,下車漫行,峽谷風光!
▲ 06:47 觀水,意之到矣!
▲ 06:53 峽谷進行式,觀看溪流有如白練,沿峽谷飛瀑而下(下圖)!
▲ 06:53 峽谷進行式
▲ 06:57 如腸之迴 如河之曲 人定勝天 開此奇局
▲ 06:59 九曲洞東端出口封閉
▲ 07:41 搭車離開九曲洞,通過管制點,下車徒步!
▲ 07:41 中橫峽谷之美
▲ 07:45 左邊馬路行車,右邊人行道,貼壁而行!
▲ 07:55 美麗的一幕
▲ 08:02 中橫公路人車分道,車道穿過隧道!
▲ 08:02 靳珩橋
▲ 08:03 靳橋留芳
▲ 08:05 印地安人頭,酋長!
▲ 08:15 飛燕迎賓
▲ 08:16 燕子口
▲ 08:18 燕子口石碑標示
▲ 08:18 錐麓古道,燕子口進口吊橋!
▲ 08:19 錐麓古道導覽
▲ 08:18 錐麓古道進口吊橋
▲ 08:27 左側為舊路線,落石嚴重,封閉!
▲ 08:35 溪畔隧道前,通布洛灣步道(損壞封閉)!
▲ 08:36 溪畔隧道前,通布洛灣步道(損壞封閉)導覽圖!
▲ 08:43 過了溪畔隧道
▲ 08:44 進入布洛灣遊憩區
▲ 08:48 布洛灣遊憩區環山公路
▲ 09:47 抵達布洛灣遊客中心
▲ 09:50 山月吊橋(圖示拷貝)
▲ 09:55 前往環流丘公園
▲ 10:00 布洛灣遊憩區導覽圖
▲ 10:17 公路之美,180度大轉彎!
▲ 10:31 下達中橫公路,繼續前行!
▲ 10:41 溪畔水壩
▲ 10:45 標示,怪怪?
▲ 10:56 白沙一號橋
▲ 10:57 舊中橫公路清楚可見,已成危路!
▲ 10:58 白沙隧道
▲ 11:00 白沙二號橋
▲ 11:12 寧安橋
▲ 11:13 寧安橋附近的紅橋,封閉!
▲ 11:20 中橫公路彎曲,回首遠眺寧安橋!
▲ 11:26 一整塊石壁,如同巨墓碑!
▲ 11:30 中橫公路182K,遙望長春祠!
▲ 11:32 觀音寺
▲ 11:32 長春祠
▲ 11:38 長春祠
▲ 11:39 觀音寺
▲ 11:44 春暉橋
▲ 11:44 仙霞隧道
▲ 11:45 禪光寺岔路
▲ 12:18 長春橋,左側禁止通行!
▲ 12:23 回首春暉橋
▲ 12:29 跨越立霧溪,通往宜蘭!
▲ 12:31 中部橫貫公路開工紀念碑
▲ 12:33 望海亭
▲ 12:38 峽谷橋,下有大型停車場!
▲ 12:43 穿過隧道,豁然開朗,太魯閣牌樓到了!
▲ 12:45 抵達太魯閣牌樓
▲ 13:06 太魯閣牌樓團照,Perfect Ending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