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了幾篇八掌溪堤防報導,有個新營朋友在臉書(Facebook)留言,建議走一下急水溪堤防。小時候家住急水溪北邊,離急水溪距離僅約百米,幾次大雨決堤,溪水氾濫,水淹大地,深可及腰,工業街首當其衝記憶深刻。1982年之後,遷居嘉義,很少再聽到急水溪水患,或許堤防築成,溪流疏通,不再為患!今天,趁著回新營之便,騎著機車來到急水溪堤防,一睹當年聞之色變的急水溪。前幾天的幾場大雨,充分顯示「急水」溪的特性,河床幅員有限,留不住水量,溪水靜悄悄緩緩西去,完全不像當年如同萬馬奔騰,蜂湧而至的氣勢!
急水溪堤防隸屬於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管轄,南邊是柳營區,北邊是新營區,可分別從延平路(舊台1線)及工業街(新台1線,新營外環道)上堤防道路。南邊堤防,延平路以西至縱貫鐵路叫「柳營(上)堤防」;延平路以東至南311線公路叫「柳營(下)堤防」;北邊叫「新營堤防」。工業街上的「急水溪橋」正在改建,進入西側防汛專用道路封閉,可以從北邊「開臺聖王」牌樓進入(另有多個進入點),急水溪上游在此往北後向東,防汛專用道路往北延伸至土庫社區,謂之「土庫堤防」,過了土庫社區後,急水溪之水由東來。
急水溪堤防未見綠化,堤防步道光禿一片,而且多處的堤防步道與防汛專用道路合而為一,只有「柳營(下)堤防」一小段及「土庫堤防」,人車分道。堤防道路做為人行道,防汛專用道路通行車輛,是個相當好的規劃。新營朋友說北邊車多,建議走一段南邊堤防步道,所指的應該是「柳營(下)堤防」。個人覺得最好地區,反而在北邊堤防步道,上面還有一整排座椅,走累了休息一下。尤其是工業街上去的「開臺聖王」段,一直到「土庫堤防」,值得推介,但僅限於黎明及黃昏,太陽一出,直接曝曬,炎熱難耐。
看過急水溪堤防步道,深覺「人在福中應惜福」,嘉義住家離八掌溪僅有數百公尺,走路10分鐘可到。四大堤防步道,吳鳳堤防、後庄堤防、公館堤防、湖內堤防,都是綠意盎然,即使是大白天來此健行徒步,也不會燥熱難耐。河濱運動公園、環保公園、彌陀映月橋、綠映水漾公園、行嘉吊橋、親水公園、忠義河畔綠園,早經設計規劃,完成後使用多年,已成為嘉義市南區市民運動健行極佳去處。
▲ 急水溪「柳營(上)堤防」,南邊延平路至縱貫線鐵路段!
▲ 台糖新營副產品加工廠
▲ 「柳營(上)堤防」,防汛專用道路!
▲ 急水溪南邊「柳營(上)堤防」,西側縱貫線鐵路!
▲ 由延平路返回北邊新營堤防
▲ 急水溪北邊,延平路至縱貫線鐵路間堤防!
▲ 急水溪北邊新營堤防(延平路-縱貫線),水管!
▲ 急水溪北邊新營堤防(延平路-縱貫線),一整排座椅!
▲ 急水溪北邊新營堤防(延平路-縱貫線),台糖新營副產品工廠!
▲ 急水溪北邊新營堤防(延平路-縱貫線),西側縱貫線鐵路無法進入!
▲ 急水溪南邊「柳營(下)堤防」,延平路-311線公路段!
▲ 急水溪南邊「柳營(下)堤防」,防汛道路與堤防步道分離!
▲ 急水溪南邊「柳營(下)堤防」,第五河川局豎立之標距柱!
▲ 急水溪南邊「柳營(下)堤防」,遠眺瓜田!
▲ 急水溪南邊「柳營(下)堤防」,銜接311線公路!
▲ 311線公路
▲ 311線公路,設有人行道!
▲ 踏查工業街(新營外環道)上急水溪堤防,因急水溪橋施工,堤防道路封閉!
▲ 由此(工業街),進入急水溪北邊(更西側)堤防!
▲ 由工業街進入之急水溪北邊堤防,延平郡王廟!
▲ 急水溪之水緩緩向西而去
▲ 延平郡王廟與防汛專用道路
▲ 由工業街進入之急水溪北邊堤防,設有座椅!
▲ 下堤防步道,往土庫方向!
▲ 往土庫方向
▲ 土庫堤防
▲ 踏查結束,轉入南76線公路北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