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主要行程】徒步13K、24,000步、落差450M、5~6小時:雙溪柑腳威惠廟-中坑古道(2.6K)-枋山坑古道(3.0K)-英速魔法學院-思源橋(北42)-闊瀨吊橋-闊瀨古道(2.8K)-保甲路-黑龍潭露營區-三水潭。
好似跟闊瀨過不去,上一次路斷,自行尋路高繞而出,倍極艱險;這一次因疫情關係,闊瀨國小封閉(進入闊瀨吊橋處鐵門緊閉),人員不得隨意進出。本只有120M就可以到達闊瀨吊橋,卻須從北42線公路13.5K,左行思源橋,沿車道前往闊瀨吊橋,增加3K、近一個小時路程。估計徒步無法在14:30以前過北勢溪古道到達壽山宮,於是呼叫車子來接,人算不如天算,導航時間75分鐘,實際卻遠超過此數,到達壽山宮已是16:00以後。
05:30自瑞芳開車,06:10抵達威惠廟,團照後,繼續搭車進入,省掉2K柏油路面,很快通過中坑橋,進入中坑古道。中坑古道多的是涉溪,計有三次跨過柑腳溪,下雨已近兩個月,水面升高,部份點不易踩實,行進緩慢。第二次涉溪後,到達青蛙石,獨佇於草皮上,相當突兀;然後,經過一大片山蘇(鳥巢蕨)森林,步上拱型古橋,甚美!第三次涉溪後,到達「古早厝地」,堪稱中坑古道精華,上次在此滑了一跤,這次端坐取景,各有不同意境。中坑古道岔路甚多,若無經驗或軌跡圖,不宜輕身涉險;在一重要岔路口,取道中坑古道南線,前往闊瀨方向。
過一圍欄後,步道一路上坡,約1K行程,估計落差超過200M,最後一段120M,全是古法石階路,古道風華在此顯現。此地為「中坑頭鞍部」,有一「中坑頭小土地廟」,多條登山步道在此相會,休息後續行。20分鐘後下到產業道路,2.6K中坑古道結束,再行公里餘,經過「枋山坑2號」民宅,從其廣場前缺口穿越,進入枋山坑古道。
枋山坑古道3.0K,多水流與山蘇(鳥巢蕨),一路山蘇(鳥巢蕨)相伴,溪流在側,走來舒爽有致,號稱「山蘇森林」亦不為過。約行30分鐘離開古道,下抵北42線公路,有巨大石碑刻著「枋山坑」,算是枋山坑古道「登山口」。留下劇照,右行北42線公路,在英速魔法學院前,可以左轉下行階梯,經闊瀨國小進入闊瀨吊橋。
經闊瀨國小進入闊瀨吊橋,指標清楚,只有120M,但學校播放錄音帶,疫情期間,校園封閉,闖入必究。到附近闊瀨派出所問路,續行北42,在13.5K左轉,過思源橋,走向闊瀨吊橋,多出3K、近一小時路程。闊瀨吊橋擇地席坐短暫休息後出發,時間已接近12:00。上一次坍方地已由堅固的木橋(竹橋)取代,通行無阻,但闊瀨古道步道狹窄,多處險路,小心翼翼通過,只適於登山客。若要發展成為國際級健行路線,仍有待努力。
離開闊瀨古道,12:45進入保甲路,估計徒步需要16:00才能到達壽山宮,本計畫14:30~15:00到達壽山宮慶功宴,在無法加速疾行情況下,已是不可能依計畫到達,乃呼叫小巴來接,我們則進入保甲路,13:15抵達「鷺鷥岫4-3號」,黑龍潭露營區。在此等了一個多小時,上車抵達壽山宮,已是16:00(另一車16:30),若是徒步前往,應可在16:00前抵達壽山宮,但是大部份的人都累了!走古道若變成急行軍,就沒有意思,或許下一次再來一趟北勢溪古道,走個第5刷吧!
淡蘭古道中路的幾個車駁點皆在角落處,威惠廟、灣潭、三水潭,一進一出都要一小時左右,支援難度高,所以取名「淡蘭山徑」,有隱性告知接駁困難之意味。進入山區以徒步為主,不能心存僥倖,也不能輕身涉險,或許將來淡蘭古道的管理朝向「山徑」,而非「古道」較佳。本次活動比上一次提早約二個小時通過中坑古道起點,卻因種種原因磨掉預備時間,未能依計畫而行,事後回想,安全才是第一要務,在不滿意狀況下,尋求最佳平衡點。
壽山宮用餐,雖是盛宴,已是歸心似箭,囫圇吞一場,沒有慶功宴的喜悅,但總算走過,有著對古道的喜愛。搭上小巴,二場公路塞車,時間又拖延兩個小時,回到家已是22:30以後,一趟辛苦的旅程!已是十餘次進入淡蘭古道,走不同路線,有過受傷,有過歡欣,「老兵不死」之心尚在,I shall return!
<20210121>01刷,20210121 淡蘭古道中路D1:(闊瀨聯絡道)柑腳-闊瀨-三水潭-灣潭
<20220227>02刷,20220227 淡蘭古道闊瀨聯絡道
▲ 淡蘭古道闊瀨聯絡道軌跡圖 https://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trail&act=gpx_detail&id=792402
▲ 健康資料
▲ 06:21 抵達威惠廟
▲ 06:30 進入中坑古道,需三次涉溪!
▲ 06:43 通過中坑橋
▲ 06:45 土地公廟,當地守護神!
▲ 06:59 中坑古道,第一次涉溪!
▲ 07:08 通過中坑古道標柱
▲ 07:12 中坑古道,第二次涉溪!
▲ 07:15 青蛙石
▲ 07:21 沿途山蘇(鳥巢蕨)
▲ 07:23 拱形古橋
▲ 07:38 中坑古道,第三次涉溪!
▲ 07:43 古早厝地
▲ 08:15 重要岔路口,左行往闊瀨!
▲ 08:16 上坡路
▲ 08:18 另一遺址區
▲ 08:20 過圍欄,開始明顯上坡!
▲ 08:27 中坑古道,手做古道,排水系統!
▲ 08:51 上行中坑頭鞍部
▲ 08:55 中坑頭小土地廟
▲ 09:27 經過墓區
▲ 09:35 經過民宅
▲ 09:38 中坑古道,雙扇蕨幼苗!
▲ 09:40 中坑古道,台灣梭羅!
▲ 09:46 步道崩坍
▲ 09:50 進入枋山坑古道,多山蘇(鳥巢蕨)!
▲ 09:52 從枋山坑2號民宅廣場前缺口進入枋山坑古道
▲ 10:00 枋山坑古道多山蘇(鳥巢蕨),可稱做山蘇森林!
▲ 10:22 枋山坑古道,涉溪!
▲ 10:23 枋山坑古道,古法手做步道排水系統!
▲ 10:28 抵達枋山坑古道入口,北42線公路!
▲ 10:47 英速魔法學校
▲ 11:12 闊瀨國小因疫情封閉,繞道而行,多走3K、近一個小時!
▲ 11:24 抵達闊瀨吊橋,休息!
▲ 11:40 進入闊瀨古道,多險路!
▲ 11:43 休息後進入闊瀨古道,山蘇仍多!
▲ 11:55 闊瀨古道,上一次崩坍處已建木橋!
▲ 11:56 闊瀨古道,北勢溪!
▲ 12:43 進入保甲路
▲ 12:57 保甲路坍方處
▲ 13:16 黑龍潭露營區
▲ 13:23 遠眺三水潭
▲ 19:56 回程,車多,部份路段堵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