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主要行程】徒步19K、30,000步、落差400M、7~8小時:嘉162甲線阿管處洗手間(嘉162甲線45.4K)-2.5K環山公路-大風埕觀日峰觀景樓(H1,420M,一世愛你)-瑞太古道-瑞太資訊站(原瑞太遊客中心)-梅山鄉農會瑞里分部-月眉山(H1,320M)-海鼠山(H1,314M、3-5031,一生一世)-3.0K鄉間公路-賴坤陽的家(嘉162甲線36.5K)-竹坑溪步道-二子坪(嘉162甲線30K)。
本計畫起步大風埕觀日峰,走過瑞太古道,再沿瑞奮古道,前往奮起湖;氣象預測午後急雨,擔心雨後螞蝗「出巡」,臨時決定改走海鼠山,就這樣串聯起1420(一世愛你)與1314(一生一世),瑞太古道成為連絡道,竹坑溪步道成為臨別回眸。只是竹坑溪步道維修中,錯誤闖入滿地泥濘的光禿自然步道,也算是輕鬆路線的另一考驗。一路走來,斷橋殘路,雖不是很辛苦,卻也是始料所未及,是種另類考驗。
<20220529>01刷,20220529 瑞太大風埕 再現俠客行
<20220531>02刷,20220531 穿越1420(一世愛你)與1314(一生一世),串聯花石溪與竹坑溪
▲ 全程健康資訊,半徒步、半車行(上大風埕觀日峰、前往竹坑溪步道)!
◎花石溪步道
05:30開車,07:00未到即已抵達花石溪入口(太和觀光農園,嘉169線10.3K進入),假日禁止車輛進入牌已移除。花石溪步道與巃仔尾步道仍在施工,趕在施工前進入花石溪步道,以免妨礙工程。很快繞行花石溪步道一圈,並遠眺大象山,可惜此時雲霧瀰漫,山頭不可見,只見到尾稜如同象鼻樣延伸。沿著茶園,走在「茶園步道」上,放眼所及,盡是綠意,太和茶園遠近馳名,卻已有二十餘年沒有來過,走此一遭,勾起過去諸多回憶,也算是一種喜悅!
▲ 花石溪步道軌跡圖 https://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trail&act=gpx_detail&id=946193
▲ 06:46 抵達花石溪步道入口,太和觀光茶園!
▲ 06:48 茶園風光
▲ 06:54 花石溪步道入口封閉,維修中,可從右側小徑進入!
▲ 06:56 花石溪步道導引圖
▲ 06:59 花石溪步道
▲ 06:59 下花石溪的步道,年久失修,無法下行!
▲ 07:05 花石溪步道,農路風光!
▲ 07:07 維修中的花石溪步道
▲ 07:10 大象山展望
▲ 07:13 竹林步道,接茶園步道!
▲ 07:14 茶園步道
▲ 07:17 茶園與大象山
▲ 07:32 玉米園與大象山
◎大風埕觀日峰(1420一世愛你)
大風埕觀日峰兩處入口,嘉162甲線45.4K,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建有洗手間及停車場,並有「大風埕觀日峰2.5K」指標;另一入口在嘉162甲線44.2K,只有「太和湖桶底」指引牌,距離觀日峰觀景樓約1.5K。本次行程由嘉162甲線45.4K進入,最後一個彎道前下車,人行步道,車行林道,會合於觀日峰觀景樓。上到觀景樓(H1,420M),遠眺太平五指連峰,左起太平山、馬鞍山、梨子腳山、二尖山、大尖山,峰峰相連;其右側稍近處山峰上有建築物,即為海鼠山(H1,314M)基點處。佇足「一世愛你1420峰」,眺望「一生一世1314峰」,別有一番風味。
禁不住誘惑,也無法忍受致命吸引力,決定串聯起「一世愛你」及「一生一世」。走下觀景樓,朝左而行,一路梯田茶園,綠意盎然,排列組合別有創意,一個接著一個茶田,美不勝收。號稱「台灣最大茶園」,一點都不為過,連綿不絕,似無盡端。人工步道前,林道右轉,小巴揚長而去,約好在瑞太古道「英雄坡」石碑處會合;我們扮演苦行僧,一步一趨,走向瑞太古道,正如《鏡花緣》第一九回所說:「穩著步兒,探著腰兒,挺著胸兒,直著頸兒,一步一趨,望前而行。」
▲ 穿越1420、1314、竹坑溪軌跡圖 https://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trail&act=gpx_detail&id=946314
▲ 07:58 大風埕觀日峰觀景台
▲ 07:59 遠眺奮起湖大凍山(右起第二座山頭)
▲ 08:01 走上步道階梯,前往觀景樓!
▲ 08:02 H1,420,一世愛你!
▲ 08:03 大風埕觀日峰觀景樓
▲ 08:07 尖尖為雲嘉大尖山,其下偏右為海鼠山!
▲ 08:13 遠眺奮起湖大凍山(右起第二座山頭)
▲ 08:17 茶園上的竹製平台
▲ 08:29 茶園風光
▲ 08:32 離開觀日峰,走向瑞太古道!
▲ 08:33 回首觀日峰
▲ 08:36 茶園風光
▲ 08:44 沿步道,走向瑞太古道!
▲ 08:48 瑞太古道入口,左行進入竹林,右行產業道路,殊途同歸,建議右行產業道路!
◎瑞太古道
2001年,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,第一年「武俠瑞太」,打出瑞太古道名號,加上「八百壯士」的著力,每天800元臨時工,進行瑞太古道維護工作,打造出一條國際級重要步道。曾幾何時,疫情數度蒞臨,「封山令」限制了遊客蹤跡,未及維護,任其荒廢,雜草叢生凐蓋步道,濕滑地段阻步難行。瑞太古道兩條O型路況都一樣,直至奮瑞古道岔路口,才有比較好的路況,好路況延伸至瑞里端登山口。似乎訴說,後起的「瑞奮古道」優於傳統「瑞太古道」,或許「瑞太古道」已成為真正的古道,需要一些青苔來證明古道的存在,「瑞奮古道」正方興未艾!
從大豐埕觀日峰走過來,約半個小時,第一岔路處建有右行瑞里產業道路,左行入林往瑞太古道。先右行看看通往何處?再左行鑽入竹林,銜接瑞太古道。此段入林步道未修護前,不建議進入,宜右行走產業道路,到達回頭嶺涼亭;此處是瑞太古道O型路的分岔點,左行英雄坡2.5K出瑞里端登山口,右行為2.8K。本以為可以在涼亭稍作休息,久未整理的涼亭卻無人敢坐,續右行1.5K抵達O型路另一岔路口,然後走向瑞里端出口「瑞太古道」牌樓及「英雄坡」石碑。
▲ 08:48 瑞太古道入口,左行進入竹林,右行產業道路,殊途同歸,建議右行產業道路!
▲ 08:49 右行產業道路,又見茶園,然後到回頭嶺涼亭!
▲ 08:54 左行進入竹林,久未整理,很亂,不建議採此路線!
▲ 08:57 左行進入竹林步道,很亂!
▲ 08:59 紅色洋房,目標顯著!
▲ 09:03 回頭嶺涼亭
▲ 09:04 奮瑞古道、瑞太古道導覽圖
▲ 09:05 左行英雄坡2.5K至出口,右行回音谷2.8K至出口!
▲ 09:06 採右行
▲ 09:20 路況不佳,倒竹甚多!
▲ 09:30 雜草叢生
▲ 09:33 拱橋
▲ 09:34 O型路岔路口
▲ 09:35 O型路岔路口團照
▲ 09:42 奮瑞古道岔路口
▲ 09:43 奮瑞古道岔路口團照
▲ 09:45 涼亭
▲ 09:55 忘憂林
▲ 10:03 不知名菇類
▲ 10:03 不知名菇類幼苗
▲ 10:09 竹林中的涼亭(學生時代的記憶)
▲ 10:26 瑞太古道入口團照
▲ 10:27 瑞太古道出口英雄坡石碑
◎海鼠山(1314一生一世)
瑞太遊客中心已更名為「瑞太資訊站」,將轉建為餐廳。在「瑞太資訊站」附近,起步嘉166線公路,再度進入嘉162甲線公路,徒步數百米後,抵達茶園步道,其對面為梅山鄉農會瑞里分部大樓。此後茶園步道、產業道路並行,先上月眉山(H1,320M),再攻頂海鼠山(H1,314M、3-5031)。瑞峰地區茶園結構造型與太和異曲同工,都值觀賞,走在步道上,賞心悅目,加以海拔已超過H1,300M,走來清涼宜人,輕鬆愉快!
頂上建有大型涼亭,基點(H1,314M、3-5031)在其左側;茶園步道上來處,有大型四面立柱,訴說「1314」來由。情人攜手至此,觀看海鼠山1314峰,祝福一生一世,若從大風埕觀日峰走過來必也一世愛你(1420峰)!雨來了,茶園春色瞬間由晴空萬里轉為煙霧瀰漫,避進涼亭內,藍天綠地已是白牆片片,遮蓋了漂亮茶園風光!用過備糧,雨勢漸歇,想來就來,想去就去,來得快,去得也快,典型的地形雨。車行嘉162甲線32.8K,大轉彎處進入望瀧橋,遠眺龍宮瀑布,決定續行竹坑溪步道。
▲ 10:34 瑞太遊客中心(現改為瑞太資訊站)停車場
▲ 10:42 瑞太遊客中心(現改為瑞太資訊站),整建中!
▲ 10:44 嘉166線終點,右行嘉162甲線公路!
▲ 10:45 回首瑞太遊客中心(現改為瑞太資訊站)
▲ 10:49 梅山鄉農會瑞峰分部大樓附近,茶園與採茶姑娘!
▲ 10:51 瑞峰休閒農業區導覽圖
▲ 10:51 瑞峰休閒農業區住宿處
▲ 10:55 上行茶園步道,採茶姑娘,後為梅山鄉農會瑞峰分部大樓!
▲ 10:56 茶園步道
▲ 11:02 離開產業道路,左側小徑進入!
▲ 11:05 大水塔左側小徑進入
▲ 11:10 大水塔左側小徑進入後,一小段竹林步道!
▲ 11:11 接上茶園步道
▲ 11:17 出茶園步道,右行再接產業道路(沿電線杆走)!
▲ 11:20 經過幾家民宅後右轉
▲ 11:24 走上茶園間陡峭步道
▲ 11:29 陡峭步道展望
▲ 11:33 左側步道,再度進入茶園步道,然後登頂月眉山!
▲ 11:38 登頂月眉山,H1340M!
▲ 11:44 過月眉山後,左轉再進入茶園步道!
▲ 11:48 茶園步道後,接竹林步道,走出後又接茶園步道,建議右行產業道路!
▲ 11:50 明顯茶園步道,中間損壞,不建議走此步道,右行產業道路較佳!
▲ 11:51 走入茶園步道,中途損壞,建議走產業道路!
▲ 11:53 茶園步道,中途損壞,建議走產業道路!
▲ 11:56 抬頭遠望,長鏡頭拍攝,1314峰(海鼠山)入目!
▲ 11:57 建議走產業道路,接此茶園步道,上行後抵達1314峰(海鼠山)!
▲ 12:01 登頂海鼠山(1314峰,一生一世)
▲ 12:02 海鼠山說明
▲ 12:02 海鼠山基點,H1,314M、3-5031!
▲ 12:59 海鼠山停車場
▲ 13:15 嘉162甲線32.8K大轉彎處彎入,望瀧橋,觀賞龍宮瀑布!
▲ 13:16 佇足望瀧橋,遠眺龍宮瀑布!
◎竹坑溪步道
竹坑溪步道非在今日行程內,卻是今日行程的讚羨,不走此步道,不知台灣山水之美,走過此步道,無憾矣!從嘉162甲線30K二子坪進入,入口處發現步道封閉,註明8、9號吊橋維修,但留有一入口。計畫前往龍宮瀑布,不會經過8、9號吊橋,於是大膽進入,到達10號(或9號)吊橋,抬頭仰望雷音瀑布,轟隆之聲驚人,難怪乎取名「雷音瀑布」。過8號吊橋後,右轉經棧道前往龍宮瀑布,雖過去曾來過很多次,但聽聞水勢浩大,從來沒有如此激盪過。撐著傘穿過水濂洞,到另端反向觀賞,嘖嘖稱奇,嘆為觀止;對面雷音瀑布,分成好幾道,猶如白練下飄,一洩千里!
離開龍宮瀑布,猶屢屢回頭,意猶未盡!於是,做出重要決定,賞完瀑布,再看一下溪水,走向1號瀑布,一路向上,盡睹竹坑溪水流。發現真正的施工點在4號吊橋至1號吊橋,但為時已晚,只有勉力向上行,在步道泥濘中走出一片天,在斷橋危路中安步當車。原棧道都已拆除,留下大窟窿準備放下紮好的鐵條當基礎,重造步道。3號吊橋再斷本是預料中,過去紀錄,最脆弱的3號吊橋總是首當其衝,與10號吊橋並稱「絕代雙嬌」,10號吊橋既已維修,3號吊橋必然跟進。
倍感辛苦的穿過泥濘地面,走向1號吊橋,原步道尚在,一路扶搖直上。沿途觀賞壯闊秀麗的竹坑溪水流,每一吊橋搭配一個瀑布,堪稱進入數十次以來,最為澎湃洶湧的一次。加上步道維修,泥濘自然步道加上橋板斷裂,雖有替代橋板做為通道,卻如同危橋,走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,徒步其上,困難度甚高,走過方知確幸!出口處已封閉,卻不是前後兩個入口警示,行進至此再回頭也難,只好翻牆而過,瀟灑結束「浪漫輕鬆行」!
▲ 13:27 嘉162甲線30K,竹坑溪步道西入口!
▲ 13:31 下步道,通往停車場!
▲ 13:35 竹坑溪步道西登山口
▲ 13:38 進入竹坑溪步道
▲ 13:41 走小徑,避開一段上坡路!
▲ 13:43 小徑出口,接上主步道!
▲ 13:45 竹坑溪步道11號吊橋
▲ 13:48 竹坑溪步道,步道狀況!
▲ 13:50 涼亭破損,待修護!
▲ 13:51 下龍宮步道觀景台
▲ 13:55 龍宮步道觀景台遠眺龍宮瀑布
▲ 13:56 佇足10號吊橋,觀賞雷音瀑布!
▲ 13:58 佇足10號吊橋,慢速拍攝雷音瀑布!
▲ 14:01 8號吊橋,觀賞竹坑溪溪流小舖!
▲ 14:05 通過8號吊橋
▲ 14:05 8號吊橋拍攝棧道
▲ 14:10 經過棧道,抵達龍宮瀑布!
▲ 14:14 佇足龍宮瀑布,遠眺雷音瀑布!
▲ 14:14 慢速拍攝雷音瀑布入水處
▲ 14:15 穿過龍宮瀑布水濂洞,到達龍宮瀑布另一端!
▲ 14:19 龍宮瀑布另一端,回頭拍攝龍宮瀑布!
▲ 14:20 龍宮瀑布水濂洞,拍攝雷音瀑布入水!
▲ 14:21 離開龍宮瀑布前,再來一張龍宮瀑布!
▲ 14:22 回眸龍宮瀑布水濂洞,意猶未盡!
▲ 14:23 觀賞過龍宮瀑布水濂洞後,回走棧道!
▲ 14:28 再看一眼8號吊橋
▲ 14:31 8號吊橋未修竣前,簡易過溪便橋!
▲ 14:34 7號吊橋
▲ 14:36 一路走來,雜草叢生!
▲ 14:40 途中飛瀑,雙瀑會流!
▲ 14:41 6號吊橋
▲ 14:42 6號吊橋
▲ 14:49 4、5號吊橋間涼亭,觀賞生毛樹瀑布!
▲ 14:50 4號吊橋
▲ 14:52 過4號吊橋後,棧道損毀嚴重,上行須小心!
▲ 14:53 3號吊橋全毀,維修中,簡易便梯上行!
▲ 14:54 3號吊橋全毀,維修中!
▲ 14:54 3號吊橋全毀,維修中!
▲ 15:00 2號吊橋
▲ 15:02 人工步道已拆除,徒步於自然步道上,一路泥濘,辛苦異常!
▲ 15:04 1、2號吊橋間涼亭
▲ 15:05 步道已移除,一路泥濘,上行有點難度!
▲ 15:06 辛苦上行,不忘賞景!
▲ 15:09 施工中,得見安置基礎座精華段!
▲ 15:12 1號吊橋!
▲ 15:12 苦中作樂,觀賞1號吊橋邊小瀑,彎曲如蛇行!
▲ 15:15 過1號吊橋,上坡路迢迢!
▲ 15:25 脫離困境,安全歸來!
▲ 15:39 過馬路接石階步道上竹坑溪步道東入口,此馬路來自新興寮!
▲ 15:39 上行後,抵達竹坑溪步道東入口,嘉162甲線36.5K賴坤陽的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