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完了全程熊野古道中邊路,據說少有人這樣走;我們走過來了,留下全程軌跡圖與豐富紀錄。規劃之初,龐大的資料,毫無頭緒,一點一滴累積而成,問過不少走過的人,總難凝聚一處。看了不少Youtube,與現場結合一處,多少清晨深夜,為了介面連接而努力,漸漸有了頭緒,寫下初始行程表,送上部落格(延伸閱覽:熊野古道中邊路 日本參拜自由行(9日行程))。有人回應了,包括剛走過熊野古道中邊路的朋友、專帶日本行程的領隊、遠嫁日本的專業登山客、不知名人士等,於是資料更新,化資料為資訊,成為一份可立即行動的行程。
由於路線繁複,20人的大團體,單靠一個人是無法完整走出來的,群策群力,發揮真正的「自助行」,或許可成。至今回想,當時所做的決定若有一點點些微偏差或是執行中有所退卻,將難竟全功於一役。以領隊駕接駁車是個高招,由領隊提出,小巴縱橫全場,增加機動性,活動中多次緊急支援,都能恰到好處,相信中巴或大巴是做不到的。以值日生模式,搜尋公車時間表,除了身歷其境融入行程,更多的是創造出彼此的和諧與相互幫忙。旅遊費用是其次,重要的是本次活動,憑藉每一個人的投入,達成「心想事成」的境界。以在新宮高校等公車一個多小時而言(只有2K里程),知道日本公車有假日與非假日之分,總算豁然開朗,相顧一笑,渾然有味。
第一天行程(紀伊田邊-瀧尻)路線繁多,又是個冷門路線,網路上難以找到走過的紀錄,從「01稲葉根王子」到「04滝尻王子」有兩條路,一為311公路,一為山路,「01稲葉根王子」及「02北郡越」在311公路,「03潮見峠越」在山路。幾經考慮下,大膽做出決定,先走山路,穿越潮見峠越,形成O型環繞,里程33K,提早出發,以免摸黑。下決定之初,與值日生反覆討論,最後在走全程的考慮下,決定做一次全新的嘗試,接駁車隨時待命,我們卻提早一小時到達行程結束預定地。
這是一份一般旅行社及大團體自助行者很難完成的行程,雖然熊野古道中邊路享名已久,要預約20人的水上熊野(1天只有28個位置)、預訂20人10間小口自然之家房間(只有13間),是多麼不易。若無法訂到,水上熊野等同虛設,大小雲取越只能靠接駁車接駁至附近旅宿。從瀧尻到繼櫻幾乎沒有可以容納下20人的旅宿,旅行社為我們安排了近露貨櫃住宿,算是大開眼界。由於水上熊野分兩梯次上船,決定改以中巴接駁,串聯起三段行程,也把二批人馬適時送到指定位置。
回思前塵,或許當時已惘然,卻縈繞腦際,久久難棄。第一天遇雨濕身、第二天大風冰霰、第三天冰雹來襲(水路熊野)、第四天雪花紛飛,幾乎各種惡劣天氣紛至沓來,行行復行行,苦熬堅忍。終於,苦盡甘來,和陽送暖,上大、小雲取越,走來舒爽自若!和牛燒肉吃到飽慶功宴,享福呀,幾天來的辛苦,就在和牛燒肉入口中融化了!最後一天早餐,吃了和牛鮮奶、咖喱飯,滿足的一餐;揹起一大一小20餘公斤重的背包,出了旅館大門,走向新宮車站,回首秋波,戀戀不已!
就戰略而言,要看淡熊野古道,就戰術觀點,要重視他、尊重他,七天行程,不過是七條郊山路線,卻也要戰戰兢兢,不可等閒視之。凡走過必留痕跡,過程抱怨在所難免,否則就成鄉愿。一份完整的計畫書,還需眾人戮力以成,總覺本次自助行活動最大成功點,在於租用小巴當接駁車,增加機動性,設置值日生,眾志成城!
延伸閱覽:
20250315~16 熊野古道中邊路D1,紀伊田邊、潮見峠越O繞
20250318 熊野古道中邊路D3,大日岳、水上熊野古道、新宮速玉大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