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龍山(H1,062M,一等三角點,小百岳#084)是最早期的國家登山步道之一,當年林務局出了一本描述國家步道的刊物,將里龍山國家步道、大武國家步道、聖母山莊國家步道、獨立山國家步道、大凍山國家步道、瑞太國家步道等七條步道列名國家步道。後來,林務局鼓勵登山活動,選擇一百條步道供國人登山健行,公佈了「台灣百步道」,列名其中。
早先的登山步道起自台26線3.5K附近的龍峰寺,約行4.7K,落差850M,經過三個峽谷,走起來相當舒服,在森林裡,即使夏天,也未特別炎熱,是當地人踏青郊遊登山健行極佳去處。數年前,林務局開發竹坑口步道,全長3.85K,落差900M,沿途溪谷風景秀麗,美不勝收,逐漸取代舊路線。兩步道相會於基點下的涼亭(H667M),距離基點1,300M,落差395M,登頂前這一段相當陡峭,一路樹根盤根錯節,加上一下雨就泥濘難行,特別要小心注意!
竹坑步道:開車過楓港後沿台26線南下,約6.5K大陸羊肉商店處,左轉進入苦苓溪北岸的產道,續行約1.1K到停車場(H110M,中型巴士只能到此),過大橋到苦苓溪南岸,約0.3K到登山口,由竹坑步道起登,步道全長3.85公里,爬升約900M。
龍峰寺登山口(北登山口):沿台26線南下,約3.5K左轉龍峰寺的入口,登山口在龍峰寺旁,觀音大士佛像左邊步道往上約0.85K到登山口,H200M。全長4.7K(由登山口到三角點約3.85K),爬升約850M。惟或許是修路或其他因素,車子從台26線進入後,只能一路開到「鯉龍山人文紀念館」,然後踢一公里水泥路加土路,才能接上北登山口!
今日行程起自竹坑口,終於「鯉龍山人文紀念館」,行來未特別出力,上行陡坡,下行緩坡,很適合上了年齡,又喜歡登山健行的「玩家」!沿著竹坑溪上行,溪水潺潺,每有落差必成小瀑,走來賞心悅目,心曠神怡;水流緩慢,瀑花四濺,清涼有勁,若是夏天來此,必能紓解盛夏的悶熱!一路指標清楚,所有稍具危險性的路段都有繩索(粗如拔河用繩)護佑,一路走來,但見如蜘蛛網狀的保護繩索遍布山區步道間,也是登山途中的趣聞,足見相關單位的用心!上行約2~4小時,下行1~2小時,全程4~6小時足矣!
屈指一算,登頂里龍山應在五次以上,總是霧氣蔽天,不見展望。去年登頂是最近的一次,隊友們為趕時間,無空欣賞四周美景,一路從竹坑步道低頭趕路,花了不到三小時登頂,然後一小時下山到北登山口揚長而去!這一次,走在最後當押隊,當個「遊山玩水」的墨客騷人,遍賞竹坑溪冬色,不疾不徐,汗也沒掉幾滴,一路走來輕鬆愉快!到了休息區,偷懶沒有登頂,首次登頂的隊友們大嘆浮雲流水,虧我只看到流水,未見浮雲。他們哪裡知道流水東逝,掏盡多少英雄事,浮雲飄逸,散去幾許塵間愁,流水有情,浮雲無根!突然發覺,或許這是登山的另一番境界!
09:18 抵達里龍山竹坑步道登山口
09:30 上行竹坑步道850M
叢林中的精靈
11:02 竹坑步道2.0K
罕見的魔芋
小蟑螂
11:30 抵達休息區
12:30 登頂里龍山
14:00 下到休息區,合影後下山!
13:00 抵達北登山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