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三日行程,環繞台灣一圈,里程千餘公里,經過所有縣市。嘉義出發,在深坑交流道下北二高,走北106乙線,插向國道五號,經雪隧、蘇花公路;中間停留休息,觀賞宜蘭海岸線、遠眺花蓮烏石鼻、蘇花古道大南澳段稜線、清水斷崖,直達慕谷慕魚,再遊鯉魚潭3D水舞與「醜小鴨」。第二天起個大早,前往瓦拉米單攻,來回27.2K,約10個小時,速度控制得宜,走來輕鬆愉快!第三天先遊六十石山,再登頂三仙台燈塔,續從舊東河橋步向太平洋,在豐源國小寫下歡樂休止符。行程大致如下:
第一天:嘉義集合出發(05:00)—雪隧—遠眺花蓮烏石鼻(09:45~10:00,台9線115K)—蘇花公路遠眺清水斷崖(11:15~11:45)—銅門檢查哨(13:00)—慕谷慕魚(13:00~16:00)—鯉魚潭(17:00~17:30)—玉里飯店(19:00,晚餐,宿)
第二天:玉里飯店(05:00)—瓦拉米步道來回27.2K(06:00~16:00)—玉里(19:00,晚餐,宿)
第三天:玉里飯店(05:00)—環繞六十石山(06:00~07:30)—成功花海(09:10~09:30)—三仙台登頂燈塔(09:50~11:50)—海產大餐(12:00~12:50,台11線120.5K)—舊東河橋太平洋線步行(13:10~14:00)—豐源國小(14:30~15:00)—嘉義(20:00)
這次長程旅程,為避免擁擠,節省時間,捨棄泰安、關西、石碇三個休息站,在三義車亭休息站、台106乙線台塑加油站、台9線115K、清水斷崖觀賞點、慕谷慕魚入口解決民生問題。蘇花公路上有幾處觀景點,分別為台9線106K處平台,觀賞蘇澳漁港與南方澳,可惜車行方向不對,迴轉不易,只好捨棄。台9線115K處,有一廟宇,可以遠眺烏石鼻,算是不錯景點。然後,就是清水斷崖,在藍天白雲下,觀賞火車過山洞與一瀉而下的斷崖景觀,遠眺近觀兩相宜。
進入慕谷慕魚,蔚藍水域,輕飄雨絲,漫步寬廣步道,走來心曠神怡;沿下溪步道到達木瓜溪,滌足清涼,直沁心底,舒爽無比。三個小時的行程,走到清水電廠,來回七公里,算是熱身,明天才是大陣仗,今天只是小菜!沿途原住民販賣風味食品、手玩藝術品,精緻入目,一杯雞湯下肚,稍解餓意,也算入境隨俗!帶著滿滿記憶,離開慕谷慕魚,車過鯉魚潭,看到「醜小鴨」3D水舞秀,下車再增景點!
在瑞穗享用客家餐後,20:00到達玉里,住進「和平大飯店」,玉里最大飯店,一番整理後,朝朋引伴吃宵夜去,臭豆腐與玉里麵是最大賣點,非品嘗不可。吃臭豆腐看泡菜,吃玉里麵看滷味,行家說行話,可惜春節疲累未解,很多商家歇業休息,今夜只享用了臭豆腐與蘿蔔絲泡菜,卻已口齒芳香!
第二天起個大早,大家睡眼惺忪下上了車,目標瓦拉米步道,經過南安遊客中心、南安瀑布,車抵步道入口(台30線起點),時間剛過05:30!整理檢查裝備後,約05:45邁出第一步,計畫以每小時三公里的速度享受這片自然美景。山風一號吊橋、二號吊橋,山風瀑布,轉眼間已過二公里,一番流連,腳步仍要向前。07:15抵達佳心,稍事休息,補充體力,解決民生問題,此去漫漫無回頭,直到13.6K的瓦拉米山屋。09:00經過7.8K的黃麻,來到8.5K紀念碑,中間幾段崩崖,有驚無險,大量拍攝相片,留下完美紀錄。大家開始較勁,路遙知馬力,踩在黃麻一號橋、二號橋,瓦拉米山屋即將抵達;通過瓦拉米吊橋,瓦拉米山屋越來越近,終於13.5K到了,還有100M!聽到早先到達隊員聲音,一聲歡呼,全員到齊,雖沒有在山屋過夜,但總要躺一下,意思意思!
在玉里找了一家「台北餐廳」,典型台灣菜,老闆年齡不大,知道我們來自「新中橫」對面的嘉義,更為親切。多數人來自嘉義、雲林,有三位來自台北,「台北餐廳」與「新中橫」連接了我們。「新中橫」原始計畫是第四條橫貫公路,連接玉里與嘉義,後因環保生態問題,爭執不休,多年之後,總算落幕。西線就是俗稱的「阿里山公路」,以嘉義高鐵為起點的台18線,經過阿里山、塔塔加後,與台21線連結,就是現在稱的「新中橫」;東線原有台18線**K的道路標誌,幾年前改為台30線,起自瓦拉米古道入口,經過玉里,到達長濱,號稱「玉長公路」。
今夜一定要找到玉里麵及滷味,問了飯店人員,就在轉角處有一家「阿婆麵店」,真是「驀然回首,仍在燈火闌珊處」。一番邀約,或許累了,只有七人出來,打打牙祭,讓老饕瘋狂一下。雖有了口福,睡覺時後悔了,一來又是「養肥」,二來胃腸脹脹難入眠,幾番折騰,睡睡醒醒中,Morning Call已響,一個翻身,該起床了,今天要回家!
還是一樣早起,05:00開車,直上六十石山,適逢大霧,車到忘憂亭轉角處,全體下車,步行上忘憂亭,套句「伸手不見五指」,雖是過言,但也相距不遠!好多年了,不曾見如此大霧,卻在這增加的行程見識到,秀姑巒溪已不可見,覓路前進成為關鍵。上了忘憂亭,一番神遊賞析,往月亮步道前進,這是觀賞六十石山日出最佳處,可惜什麼都看不到,只看到一片綠意。來到萱草亭,仍然煙霧迷濛,只好步行黃花亭,準備上車下山,計畫環繞的十餘個涼亭,因天公不作美,只走了三個,大家意猶未盡,卻是心滿意足,不過一念間!
下了六十石山,來到東里村,好幾家早餐店,散開各取所需,每人預算100元,在這鄉下,應已足夠!西式、中式、玉里麵、麵線等,多所選擇,「吃飽飯好上路」,我們來到三仙台,目標登頂燈塔。一下車,好大的風,幾乎站不穩,順著步道走上「八拱橋」,經過休息涼亭,在步道終點處右轉下礁岩地。剛開始有木製步道,然後就是自然步道,路跡不甚明顯,越過一約1M高岩地,可以清楚看到燈塔步道。登頂燈塔,風甚大,雖無「朔風野大」,卻也要小心翼翼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,拍完照,取完景,原路下來,總算鬆了一口氣!
前往三仙台途中,沿途看到「成功花海」,幾公里外就有路標,接近時才發覺是成功農會附近空地,利用休耕期間種植。雖花季已過,但當作旅遊的一個小景點,賞心悅目一下也不錯!本預計待個十分鐘,或許剛從霧裡出來,難得陽光普照,一拖又是半個小時,盡情歡樂,適時享受,讓旅程充滿喜悅。三仙台下來後,中巴駛過成功市區,來到路邊海產店,又是大打牙祭時刻,最後來一道水母炒蛋加菜嘗鮮,酒足飯飽,不虛此行。
行程已近尾聲,到達舊東河橋,經過這座糯米橋,下到橋下,沿步道深入,穿越紅色新東河橋橋下,直達太平洋邊。短短步道,旅遊雜誌未曾介紹過,十年前來到東河橋,目睹橋下步道,就這樣一路走到太平洋邊,不小心發現了這個秘境步道。中間兩座大型涼亭,步道串聯東河橋、太平洋岸邊、東河社區,步行30分鐘,算是物超所值!走過新東河橋橋下,前望太平洋,回首舊東河橋,右側一大片椰子樹,像極了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」影片場景,或許真的在這裡出外景,誰知道?
車子停在加路蘭,新開發的海邊景點,吹著風,看著海浪衝擊岸邊,澎湃洶湧。可惜圍起的竹柵擋住視線,漂亮海岸線只能仰腳眺望,上次來時,往下走的步道不見了,只能在草坪上走走。閒來沒事,大玩跳跳,一張接著一張,記錄下歡欣片刻。此地原住民圖騰顯目,不禁多待了一點時間,還是要依依不捨的上車!
在太麻里促進經濟繁榮,買了箱釋迦帶回家;然後中巴一彎,來到豐源國小,地中海式的建築,經過數次,從未下車遊歷,今天總算一覽佳境。一個很棒的環境,足以媲美921地震後重建的溪頭附近內湖國小。駐足流連十餘分鐘後,再度上車,過南迴,在枋山用過最後晚餐,我們要回家了!
三天很快過去,留下諸多回憶,太多的第一,或許是第一次繞行台灣一圈,第一次一天走這麼遠的路,第一次直下太平洋,第一次登頂三仙台燈塔,好多人這麼說!我卻說,最大的霧、最大的風、最大的海、最可靠的司機、最好的遊伴、最佳的氣候!
烏石鼻
清水斷崖
慕谷慕魚
鯉魚潭3D水舞醜小鴨
豐盛晚餐客家菜
來頓消夜,口齒芳香!
瓦拉米古道
抵達瓦拉米山屋
行程整理
霧中闖蕩六十石山
東里村,全國最大鐵樹!
成功花海
風中遊三仙台,登頂燈塔!
豐盛中餐,海產大餐!
東河橋走太平洋!
風大加路蘭,玩跳跳!
豐源國小,最後景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