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炎熱異常,又有午後山區局部雷陣雨的威嚇,但這一支48人隊伍仍然依計畫出發!早上趁著清涼,完成4~5小時的里美避難步道來回,下午續往茶山村前進,花了一個小時,賞玩「屯阿巴娜步道」,連接「夕陽亭」與「水火同源」,然後進入茶山市區,觀賞各家各戶原住民藝術品,最後來到開元農場,承老闆許大熱情招呼,幾口啤酒下肚,暑氣盡消。於是,原車出茶山,接上嘉129縣道,來到「青雲瀑布」,舊稱「情人瀑布」,雖是酷熱,玩起水來,絕不後人,總算一陣噴沖後,涼沁全身!走完嘉129縣道,進入台三線,在大埔橋遊蕩一番,清風徐徐,暑氣已消,午後山區陣雨將至,我們離開了山區!
林務局嘉義林管處為了連接里佳與山美之間的步道,多年來不斷整建,在97年恢復了「鬼山古道」,卻在八八水災時損毀。後又促資千萬修建「里美避難步道」,102年四月完成,連接里佳巨石板及山美達娜伊谷(Tanaiku)兩地。「里美避難步道」全長1.6K,落差600M,起自里佳巨石板(0K),終於山美「達娜伊谷吊橋」(1.6K),自山美達娜伊谷至里佳巨石板為上坡。
很多人認為「里美避難步道」只有1.6K,簡簡單單就可以走完,事實上這條步道頭尾兩端接達娜伊谷還有0.7K,接巨石板停車場還有0.8K,合計兩端來回有3.0K,加上避難步道來回,全程合計最少有七公里。超過600M的落差,里佳端有8.2K的產業道路不宜步行深入,所以一般由山美端來回,登山客應以4~5小時規劃較為適宜。若以接駁方式處理,山美位於嘉129線上,距離台18線50K龍美處約十餘公里,里佳位於嘉169線上,距離台18線63K石桌尚有三十餘公里,里佳到巨石板產業道路8.2K,合計公路里程超過60公里,最少二小時以上車程。
05:30自嘉義開車,兩部中巴、一部小巴,合計48人,浩浩蕩蕩出發了!07:00到達達娜伊谷,很多人認為達娜伊谷是一個「谷名」,事實上它是一個地名,鄒族語叫Tanaiku,附近水流叫達娜伊谷溪,是曾文溪支流。八八水災後,政府單位在此建了兩座吊橋,「福美吊橋」與「達娜伊谷吊橋」,橫跨於達娜伊谷溪上,美輪美奐,各具特色。「福美吊橋」位於達娜伊谷外,連接嘉129縣道在達娜伊谷前的大轉彎,可下車步行通過,到達另一端停車場。「達娜伊谷吊橋」位於達娜伊谷內,過了吊橋後就是「里美避難步道」終點1.6K處(起點0K在里佳的巨石板)。先在「福美吊橋」賞完一番,然後進入達拉伊谷,07:20通過「達拉伊谷吊橋」,一路上行「里美避難步道」,沿途三座繩索吊橋(三角吊橋),多座涼亭、座椅與拱形橋,幾乎到了兩百米座椅,三百米涼亭的地步。50~100M就有一標距柱,過河造橋相當美觀,山美端多繩索橋,里佳端多拱形造型橋。09:00走完600M落差的「里美避難步道」,到了0K處,右行為觀景台,左行為巨石板區域。
先右行進入觀景台瀏覽一番,下眺整個達娜伊谷,達娜伊谷溪上的幾座橋樑歷歷在目,遠及曾文溪上的山美大橋,蔚為奇觀。遠觀山巒起伏,峰峰相連,高山流水,藍天白雲,美哉斯地!然後前往巨石板區,步道有一岔路,宜先往右上行進入巨石板區,避免先左行,因巨石板區較滑,上行容易下行難,所以先右行,逆時針一圈,經過巨石板停車場,再回到觀景台岔路,需時約40分鐘。進入巨石板區域,步道上有防滑設計,安全顧慮周到,近端處有一直行岔路,前行50M為巨石板盡頭,宜深入觀賞,然後折回分岔點,前往停車場,順步道下行漫步回觀景台。
10:15離開觀景台,11:00回到達娜伊谷吊橋,天氣酷熱無比,還是冬天來比較好!回到達娜伊谷,已是11:15,找到一家冷飲店,幾乎每人都是冰飲料、剉冰、冰啤酒,中餐只有少數幾人進食,可見天氣炎熱,已影響到正常飲食!12:00與達娜伊谷說聲再見,我們離開了,深入茶山村,接上台3線,從阿里山公路回嘉義!
06:50 小巴抵達福美吊橋
07:00 中巴抵達
觀景台展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