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概在91年前後吧,算算已有15年了,當初為了籌辦「鄒族體驗行千人十路會師活動」,足跡幾乎踏遍鄒族原住民古道獵徑,「巴沙娜古道」就是其中一條!從阿里山公路十字路社區下行,瞬即轉入古道,經過巴沙娜聚落,古道直達特富野。後來,地震、颱風肆虐,加上嘉169線修護良好,古道幾已不存。八八水災重創阿里山鄉,達邦、特富野無一倖免,道路中斷,聯外困難,於是重修巴沙娜產業道路,成為達邦、特富野聯外另一支線。
從延長的福山步道入口涼亭向下俯瞰,可以清楚看到三個聚落,由左至右是特富野、達邦與達德安,特富野是鄒族三社之一的特富野社,達邦前為阿里山鄉鄉治所在地,達德安以其重要鄒族景點鬼湖而聞名。特富野與達邦距離甚近,從特富野古道、巴沙娜古道、嘉169線都可以連通,以「樟樹巨木步道」及「特富野步道」連結。(註:「特富野古道」指自忠至特富野的6.3K步道,「特富野步道」是特富野與達邦的聯通步道!)
本計畫搭公車到十字路,步行6.5K到特富野,接樟樹巨木步道到達邦,再遊達邦鳥占亭步道。因登記人數過多,擔心14:10達邦發車的中巴公車超載,乃決定租車前往。共計中巴一台(24人)、小巴兩台(9+7人),40人浩浩蕩蕩出發。由於颱風外圍影響,週五起開始下雨,研讀氣象資料後,認為雨勢不會很大,乃有了撐雨傘走步道的心理準備,確實相當瀟灑。老天也很幫忙,雖全天有雨,但偶而陽光露露臉,雨勢不大,走來舒適宜人!
嘉義出發後,先在二延平山登山口觀賞雲海,然後08:00到達十字路,雨勢停了,大家都很高興,或許那句「上車下雨,下車雨停」又應驗了!但是,我與一些人「偷懶」,搭小巴直接到巴沙娜,再到特富野,然後先步行樟樹巨木步道,再拉回來到特富野,經過部落形象牌坊,走特富野步道,留影於達邦吊橋後,與主隊會合!午餐後,依個人意願,走較陡的鳥占亭步道,把達邦逛了個夠。臨去時,正好碰上鄒族生命豆季(今年是10/14~15),看了鄒族結婚禮表演,吃喝玩樂過一天。一天輕鬆行,也走了十來公里,十字路到特富野雖屬柏油路面,但綠蔭蓋天,走來舒服,徐徐而行,算是郊山輕鬆愉快的一天。
雨後天清出大景是正常的,回嘉義途中,停留下來觀賞大自然變化,雲霧飄盪,成為另一類小確幸。雖然週五晚上有人問,下雨天走不走,我也不敢強求,反正自己拿定主意就可以了!氣象無豪大雨預測,雷達圖顯示雲系鬆散,諸多因素,決定依計畫出發,更何況穿著雨衣漫步雨中,別有情趣,也是每一個登山客都有的經驗。這不是運氣好,事前準備才是正確方式,登山本來就是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」的事情,天氣變化是大自然正常的狀況,有萬全準備才能有好運氣!
以下是大致行程:
嘉義(06:00)-二延平山登山口觀賞雲海(07:00~07:15)-十字路(08:00)-巴沙娜(09:15)-特富野(10:00~10:15,部落賞析)-樟樹巨木步道、特富野生態步道(10:15~11:30)-達邦(11:30~12:30,部落賞析,午餐自理)-鳥占亭步道(12:45~13:30)-達邦上車(13:30)-鄒族生命豆季(13:45~15:15)-嘉義(17:00)
二延平山登山口山景
從十字路步行前往特富野
巴沙娜部落
特富野庫巴Cuba(特富野社)
採摘製作愛玉
樟樹巨木步道
特富野步道入口
達邦吊橋
涼亭午餐
嘉169線達邦、特富野分界點
鄒族生命豆季
難得的登山輕鬆日,皆大歡喜!
雨過天清出大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