箭扣長城位於京郊懷柔縣西北八道河鄉境內,距懷柔縣城約30公里,山勢富於變化,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。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,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,是明代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,是近年來各種長城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,向來是長城攝影的熱點。
箭扣長城之得名除了滿弓扣箭外,尚有兩個傳說。其一、修築長城時,箭扣長城本無名。有一次,當地一位地方官前來考察長城,發現箭扣長城十分雄偉,而且在群山之間像一個澗口,就命名為「澗口長城」。當他回到朝廷時,覺得名字不妥,想起了古話「一箭扣雙雕」,隨即拍案,叫這段長城為箭扣長城。其二、箭扣附近有段長城,在通過一極險之處時,由於下方是數十丈深的懸崖,長城沒有立腳點,古人便在此架設了兩根粗鐵樑,使長城在鐵樑上淩空昂然而過。但是,至今無紀錄顯示架構在何處。
九眼樓(望京樓)、北京結、鷹飛倒仰、天梯、將軍守關、箭扣樑、小布達拉宮,一直到正北樓(鎮北樓),銜接慕田峪長城,綿延20多公里,構成了箭扣長城主體,充分展現長城的驚、險、奇、特、絕,能領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長城景觀。「北京結穿越箭扣長城」雖僅是其中一段,卻是最典型的長城穿越,避開幾個險地,在長城路面及登山步道上下起伏,放眼所及,盡是翠綠,長城如飛龍般構築於山脈稜線上,峰峰相連,蜿蜒迆邐,壯觀雄偉!
我們於08:00會合於箭扣樑,右轉往北京結前行, 09:15通過「擦邊過」,不如傳聞的險峻,三兩步即通過,完全不起眼,不特別強調,還不知此地的稱呼呢,也難怪一張相片也沒留!過了「擦邊過」,就是「將軍守關」,這是坑村的出入關口。左右兩側有懸崖相對,各高20米,寬5米,呈圓形,狀如將軍,形象威武。10:00來到38蹬,雖只有38階,卻是呈直角,可謂步步驚魂,大家分散,拍下經典合照,當然女生的驚呼與唉叫,提升了38蹬的氣氛!
11:00來到天梯下的休息處,與三年前來的狀況相似,稍事休息,略進行動糧,步上天梯的一段。抬頭看到頂端在整修,預計明年五月與鷹飛倒揚同時修竣完成,屆時從九眼樓一直走到慕田峪,來個1~3天箭扣行。從天梯一端施工處下撤,繞行森林,再上長城,往北京結前行,12:45抵達。往北遠望九眼樓,這是昨天到達的敵樓,號稱「長城第一樓」,或許下次再來,進行長距離里箭扣長城穿越!
北京結又叫「長城結」和「三叉邊」,三道來自不同方向的長城會集於此。長城從山海關一路過來,在這裡分成兩個方向,一路向西南奔山西,另一路向西北奔塞外,從空中看正好是三個方向。北京結往東是慕田峪(山海關方向),往北是九眼樓(錯誤長城、砍頭長城),往西是黃花城(山西方向),明長城從山海關過來,至懷柔境內分為內長城和外長城(錯誤長城),而北京結也就是內外長城的分界點。
到了北京結,今天行程進入尾聲,原路下山,15:00進入箭扣村,15:30回到西柵子村鄉曲樂農家院,一番梳洗,靜待佳餚!華燈初上,大家同樂,享盡美食,還是十道蔬菜,鮮材現採,巧炊上桌,食指大動,嘴巴很忙,老饕不瘋狂也難!
箭扣樑登山口
箭扣樑合影
黑坨山
擦邊過
將軍守關
將軍守關
三年前來如此,現在亦然!
38蹬
天梯下休息處
天梯之一段
維修中的天梯
下天梯,前往北京結!
抵達北京結!
斷頭長城,銜接九眼樓!
北京結合影
老饕也瘋狂的一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