箭扣長城位於北京京郊懷柔縣西北八道河鄉境內,距懷柔縣城約30K,最高點H1,141M,山勢富於變化,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,是近年來各種長城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,向來是長城攝影的熱點。這是明代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,也是目前碩果僅存可以長程穿越,不經人工雕飾的偉大工程。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,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,又有「一箭雙鵰」、「扣箭待發」等典故,可謂眾說紛紜,徒步其間,驚、險、奇、特、絕是其特色。北京長城中最險峻、雄奇的長城,親臨其境、驚心動魄,殘破、古舊、樸拙的磚石綿延于崇山峻嶺之中,荒涼不事雕琢的自然美,更能令人感受長城金戈鐵馬的千年不屈風骨。也因自然風化嚴重,沒有任何人工修飾且其山勢極陡峭,幾乎是直上直下,能領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長城景觀。
箭扣長城之得名除了滿弓扣箭外,尚有兩個傳說。其一、修築長城時,箭扣長城本無名。有一次,當地一位地方官前來考察長城,發現箭扣長城十分雄偉,而且在群山之間像一個澗口,就命名為「澗口長城」。當他回到朝廷時,覺得名字不妥,想起了古話「一箭扣雙雕」,隨即拍案,叫這段長城為箭扣長城。其二、箭扣附近有段長城,在通過一極險之處時,由於下方是數十丈深的懸崖,長城沒有立足點,古人便在此架設了兩根粗鐵樑,使長城在鐵樑上淩空昂然而過。但是,至今無紀錄顯示架構在何處。
氣象報告,今明兩天都會有雨,清晨陰有霧,與嚮導楊老闆討論變更行程,將明天的部分行程移到今天來,橫跨38蹬,上天梯,避開鷹飛倒仰。出發時,楊老闆又建議倒過來走,下雨前先通過小布達拉宮,上行38蹬與天梯較安全。這兩個變更,確認了我們的雨中安全,也完成縱走箭扣的宿願,活動進行中依隊員體能適應,並因應行程路線狀況變化,迅速做出決定,是很難的,但也只能如此,非常慶幸,這些決定,事後回憶,都是正確的!基本上,快快樂樂出門,安安全全活動,高高興興回家,是我們參加活動最基本原則!否則,花了那麼多錢,得到的卻是難過回憶,豈不是自己找罪受,隊伍成員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,對於組成自由行的成員,一定要相互知心、相互容忍、相互協助,共度難關,共同解決問題。
這個季節到北京,正是蘋果、板栗、紅棗、核桃、香梨盛出季節,一進入農家院,一臉盆野生紅棗(聽說苗栗有產,但有酸味較生澀!),香甜美味,吃得我們嘖嘖稱奇,直呼過癮,第二天每個人「腰懷十顆」,上山邊走邊吃,確實不錯!回到農家院,改吃香梨,入口即化,美味無窮,真是香,隔天攜行上山,當作行動糧之一。核桃上桌,今天剛採下,絕對新鮮,大家共買了60斤(一斤約半公斤)600元人民幣,帶回台灣,讓同事親友共享。來到天池山莊,歌聲中,一臉盤從鄉曲樂農家院帶來的板栗炒過後,吃得不亦樂哉,休閒中撥食板栗,大概只有我們這一隊才會做出這樣的事!一下飛機上遊覽車,遊覽車師傅送上一大包蘋果,於是天天蘋果當正餐,隨身攜帶,吃盡三類品種口味,也算人間食堂!
昨日早餐,隊友頗有微詞,吃不飽啦!經反應後,今天供應米粥、玉米粥、饅頭花捲,四道涼菜、四道熱菜,增加肉食,燻肉與香腸,看來熬到12點也不會餓!行動糧以饅頭當主糧,配以雞腿、酸菜、香梨、白煮蛋等,補充熱量,以卡路里計算。隊友說,登山帶雞腿當行動量還是頭一次,是的!這次行程有很多的第一次,山上涮羊肉、手抓羊肉未嘗不是首次!當季水果(蘋果、板栗、紅棗、核桃、香梨等)隨你吃,吃到「膩」,可能未曾聽聞!時令鮮魚虹鱒吃到不知如何煮法,最少有炭烤、紅燒、清蒸、生吃、煮湯等!一天郊山行算是正常,這是四天郊山行,要有不一樣的規劃,一般人第一天乳酸累積,第二天會逐漸散掉,第三天就會恢復正常。
原計畫攻頂正北樓,並自正北樓起步,進入小布達拉宮,但考慮陰雨因素及下正北樓的90度懸崖落差,決定由其前敵樓上行,避開懸崖危險路段,如此才有可能在中午雨來之前跨過38蹬!相關正北樓相片皆是過去歷次攀登所留,聊為一表,使行程連貫。上次從正北樓下陡坡的經驗:「離開正北樓,幾段殘破長城城壁後,陡然90度下降,除了稍有凸出物當踏點外,毫無遮護,只好坐下產生第五點,一步一移,雖只有幾米路,卻是險象環生!」
進入登山步道前,看到兩段「山野之約」宣導標示,可以看出主事者煞費苦心!「帶走垃圾,不隨地亂扔;走小路,不踩踏農田;除非呼救,不大聲喧嘩;不吸菸;不放炮;使用背包,不用塑料袋;不破壞花草樹木;方便之後,用土掩埋;在背包有空位時,撿拾別人丟棄的垃圾;向路人宣傳山野之約!」、「除了照片什麼都不要帶走,除了腳印什麼都不要留下。」假如登山者能夠自我約束,並廣為宣傳,就不會發生谷關七雄之一馬崙山封門禁止通行,兩造俱傷事件,可謂咎由自取!
離開敵樓,就算正式進入小布達拉宮段,這是箭扣野長城最驚悚的一段,上上下下,一路走來,驚險有之,危峻有之,總能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,一步一腳印,踏踏實實的走向目標。經過好多個破爛敵樓,手腳並用,關關難過關關過,高處遠眺後隊逐步接近,又邁開大步進入另一個敵樓,再度登高遠眺。小布達拉宮段景色一級棒,蜿蜒路徑,迆邐長城,見山再也不是山!這段路雖只有1.5K,卻走了近四小時,與其說路險難行,不如說沿途景緻亮麗,不忍遽走,佇足期間,想天之悠悠,地之浩浩,天地之大,得此佳境美景,竟是千百年來血戰後的歷史遺跡!
小布達拉宮有一段護牆已不見,僅以磚塊疊成,須小心通過,第一次經過時,不小心滑走一塊磚,冷汗直流,差點成千古恨!第二次反方向,手撫岩壁,緩步而下,還能盪鞦韆,引來大笑!這是第三次,危險路段已架起木梯,且有護桿保護,貼有標示「為了安全,每人五元」,有人守候收錢。大有「此路為我開,此樹為我種,欲從此路過,留下買路錢!」噫!這不是昨晚賣板栗的莊稼人,一聲招呼,全隊免除收費;路上遇強樑,竟然是老相識,不僅錢財俱在,還免費招待一場,然後護送安全出境,這是武俠小說才有的情節,卻碰到了!古之俠者,不過如此,或許這正是「俠客箭扣行」的真諦!
行走於箭扣野長城小布達拉宮段,偶然回首,正北樓傲然於後,牽引著我們;稍一抬頭,九眼樓孤高聳立,凝視著我們;左側鷹飛倒仰,巨鷹展翅,呼嘯衝天;右側黑坨山,稜脈相連,伸臂環繞;其下箭扣村、西柵子村,景色依舊,已是物換星移;塞外本寒冷疾苦,又當軍事折衝之處,千百年來紛亂當可想見!步步難過步步過,行行復行行,過險境,攀高直下,險而不驚。九十度陡坡,合作無間,前拉後推,險狀環生,「阿拉也瘋狂!」有石易動,踩之而行,雙腳騰空,兩手緊扣石板,依晃而過,莫忘一聲「阿門,感謝主!」。平移極陡亂石崗,尋找落足點,再繼續而下,來聲「阿彌陀佛」,我心安矣!猛然抬頭,豁然開朗,邁開腳步,直逼箭扣樑!回首來時路,不禁感嘆,「小布達拉宮」取得好名字,稜線上遍佈敵樓,像極布達拉宮!
過了小布達拉宮,很快到達「箭扣樑」(很多地圖標示「箭扣」),這是箭扣長城分界點;我思故我在,來到「箭扣樑」,太師椅尚在否?上一次到達此地,下了長城,端坐太師椅,享受從來沒有過的禮遇,平生第一次,也是經驗吧!遙望前方,天梯的呼喚,鷹飛倒仰的吸引,令我們繼續邁步前進,走向箭扣野長城唯一的人工修竣長城!
箭扣野長城穿越地圖
豐盛水果,伴君共享!
餐餐美食,頓頓佳餚!
漫步鄉村,部落之美!
以下四張為105.5.23攻頂正北樓所拍攝!
一上長城,馬上面對小布達拉宮的震撼!
小心翼翼,穩步向前,四點不動一點動!
岩石上的小樹!
遠距拍照,辛苦攀越!
此行嚮導楊董,楊老闆!
驚悚畫面之一,已無護牆,感謝加設安全工具!
短短攀爬,也是險象環生!
鷹飛倒仰,飛龍在天!
重重敵樓,小布達拉宮,名實相符!
佇立敵樓,遠眺近觀兩相宜!
專心一意,穩步向前,美景當前,無暇顧及!
行行復行行,穿越再穿越!
苦盡甘來,輕鬆一下!
遙望箭扣樑,太師椅尚在否?
寶貴合照,雖染上雨滴,也可見旅途不輕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