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陸導遊說,青木關到潘家口的近路有個小轉彎在維修,可能大巴過不去,需要回到遷西縣,要增加兩個小時,到達時已是17:00以後。若如此路線,只好捨棄潘家口水庫搭遊艇,對大家不公平,請他說明小轉彎大概有多長距離。比手畫腳了一番,開車師傅說沒問題,願意嘗試,若行不通,再繞回來,只是晚了一點,除了走近路外都無法搭遊艇玩耍水庫了,不如「死馬當活馬醫」,決定走近路試試運氣。到了維修點,幾乎笑出來,50人座大巴都沒問題,何況是39人座,一陣鼓掌聲中,感謝師傅願意嘗試,也感謝大陸導遊事事小心。一路走來,順利過關,15:45到達潘家口水庫大壩。
在潘家口水庫聘有解說員,從水壩開始,徒步進入搭遊艇處,一路文言白話併用說明,頗有意境。他特別強調,潘家口水庫裡有一段世上獨一無二的「水下長城」奇觀。建於500多年前的喜峰口、潘家口城堡是明代長城的兩個重要關隘,是當時中原通往北疆和東北邊陲的咽喉要道,這一帶的長城共有墩台21座,敵樓160座,長約50K。1975年中國大陸在這裡修建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潘家口水庫蓄水後,水位超過了長城高度,喜峰口、潘家口城堡淹沒于水中,從此這段歷經五百年滄桑的長城便隱身水下,成為聞名遐邇的「水下長城」。
因連年乾旱、潘家口水庫水位急劇下降,在20世紀末,隱身水下20多年的「水下長城」曾經露出水面,向世人一展風采;最近由於潘家口水庫的蓄水量從19.5億立方米減少到3億多立方米,庫區水位下降了42米,「水下長城」得以再露真容。我們從遊艇遠眺,先看到左邊的潘家口長城,再看到右邊的喜峰口長城的三個敵樓及烽火台(烽燧),於是一忽而左邊多人,一乎而右邊人多,還好船負載夠大,行來平穩!
今天因時間關係,只能遠觀潘家口長城與喜峰口長城,未能親臨,有點鬱卒,內心嘶喊再給一小時就夠了,但是「天不我予,夫復何求?」所以做了一些假設。假如出遷西縣城時沒有高度限制,假如野長城穿越前迅速登上敵樓不拖延,假如野長城穿越路況良好不用開路,假如不因擺POSE消耗時間,假如……..,最少省下1~2小時。不過,事已至此,大陸導遊楊董已選擇近路而行,開車師傅全力配合,又聽到最精湛的解說,雖覺有所不足,意已足矣!
遊艇從未開進大刀園,先選擇停泊大刀園住宿處,但該天水面較低,大遊艇開不進去,又繞出來,最後選擇一個非船舶停靠點,船頭直接靠上岸邊,這畫面只在電影電視偷襲偷渡看到,平生還是第一次親身接觸。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?」沒有登上野長城,改搭登陸艇,直接登岸!一陣掌聲感謝後,大家相扶走下來,徒步進村,山莊主人過來道歉,表示需要走一段路。我們是登山隊呀,走路是天職,大家很高興,一路觀賞農村景觀,進入山莊,算是增加一個額外行程。
來到「大刀園渡假山莊」,大巴已到,不知為何,先卸行李,應該要先進大刀園觀賞的。這一拖又是半小時,進大刀園嫌晚了,可能要摸黑下來,但是我們還是選擇進去繞一圈,剩下的明天再說!
潘家口水庫水壩
潘家口長城
喜峰口長城
搭了登陸艇,直接上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