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夜下了一整個晚上的雨,清晨雨勢漸歇,早餐後竟然停了,大家精神煥發,拍下團體照,出發了!老公作美,出發時雨停,看來要我們排除萬難,徒步最後一段箭扣野長城(正北樓-慕田峪)。老天作勢如此,不走也難,即使出發後,整天都在風雨中,也是甘之如飴,正是「上應天意,下順民心」!走出西柵子村,忍不住回頭多望了幾眼,還真有點依依不捨,住了三個晚上,熱水澡、冷水澡、乾洗全部上陣,對這塞外苦寒之地,思思戀戀,猶屢屢回頭!登山是件冒險犯難的事情,野外活動不同於溫室花朵,靠的是自己的體力、耐力與毅力!或許這次野長城穿越是牛刀小試,也可能是驚心動魄的意外旅程,總留下幾許值得追憶的紀錄,人生不留白!
早餐仍然是米粥、饅頭、烙餅、四涼菜、四熟菜,配以燻肉、香腸,大家滿意。出發時,帶著玉米、蘋果當行動糧。今天午後出慕田峪,將直接前往天池山莊午餐,換個不一樣的環境。從西柵子村「鄉曲樂農家院」步行上山,先是一段水泥路,經過高粱田,然後左側小徑上山,一路雜木林。約45分鐘後,上坡來到一高崗,稍事休息,右側上坡路往正北樓,直行下坡路往雜木林再上敵樓。由於風雨很大及時間因素,決定走下坡路,避入雜木林中,再上長城,少走兩個敵樓。但是,大家還是想上正北樓,畢竟正北樓是附近最高的基點,換成台灣三角點的說法,應屬於「一等三角點」。上了長城敵樓,卸下背包,輕身前往正北樓,一路風大雨大,氣溫又低,真是苦熬人,有人全身盡濕,有雨衣夾克或Goretex雨衣者,披掛上陣,顯得輕鬆愉快。
以下是102.9.23及105.9.9對正北樓的描述:
進入正北樓前,豎有簡單木梯,小心上爬後進入正北樓,由瘦小大坡度階梯到達樓頂,頭一伸出來就被震攝住了!展望如此的不一樣,兩邊長城路架構在稜線上,一進一出,分外醒目!峰巒疊翠不在話下,西柵子村清楚浮現,遠方密雲水庫若隱若現,秀麗山巒峰峰相連,長城築基於山脈稜線上,宛如飛龍在天,雄壯偉闊!只聞相機快門喀擦聲不絕,隊友們驚訝得幾乎沒有聲音,漸漸的,聽到讚嘆語調,各式讚美言詞層出不窮!
時間飛逝,我們佇立於正北樓上已近半小時,還是不忍遽去。往西北方方向望之,可以看到一段延伸的長城,相當險峻,是通往小布達拉、箭扣的長城。東向慕田峪方向過來的長程至此彎向北向,站在正北樓看指北針,一度都不差正北方向,「正北樓」實至名歸!從正北樓長城往東望之,出現很多方形城樓及圓形烽火台,下一個烽火臺,就是東一樓,再向東南延伸經過牛犄角邊,再下一個烽火臺就是慕田峪長城纜車的終點。北京結穿越慕田峪路線一目了然,不再瞎子摸象,可按圖索驥,此圖者,實際眼界景象也!
二度朝東南望之,四周景象萬千,長城如飛龍在天,無數敵樓與烽火台,直抵慕田峪,想像當年塞外塞內的對峙,這一道長城樹立起幾千年的鴻溝!不相往來,怒目以對,拔刀相向,金刀鐵馬,雖後來融合共族,但是這一段歷史,仍然長載於史蹟中,長城成為明證!歷史的創傷不再,留下了亙古經典之作,成為今日「穿越野長程」的壯舉!
在正北樓上可以看到兩條平行的長城,高點交會叫做「牛犄角邊」,因雨大風大,也為了節省時間及安全理由,我們決定避開「牛犄角邊」與大陡滑區。離開正北樓,再回到放置背包處,招呼隊員儘速背包上肩,要再過一段崎嶇上坡路面,才能離開風大雨大的長城稜線,下撤至森林裡。這一段上行路佈滿碎石與磚塊,確實不好走,有一段路面磚塊突出成45度,很難想像大部分磚塊與路面垂直,何以此段特殊?但也成為一景,嘖嘖稱奇下,仍要踩過往前行!十餘分鐘後,來到下撤岔路口,從標示有「MTY」的敵樓右側下行,離開長城,進入林間步道,約行20分鐘,左側再度進入長城,右側沿小路繼續下行。我們再度進入長城,已經繞過「牛犄角邊」,從兩段平行長城直接腰繞,估計節省一小時時間。
以下是過去對「牛犄角邊」的描述:
離開正北樓,遠遠望之,長城先上後下,成一倒V字型,要先登上極高點的「牛犄角邊」,然後轉個彎下行。因黏貼長城磚塊的「糯米+石灰」,經數百年風化,部分鬆脫掉至地面,下行時坡度較大,易滑而不良於行。瞭解狀況後,認為坡度小不足為患,時間尚早,既來之則安之,決定先上「牛犄角邊」,再下行所謂的「危險路段」!這一決定是正確的,走在建構於稜線上的長城,視野寬闊,心為之爽悅,若鑽入小路,低頭猛趕路,什麼都看不到,反為不好!
通過幾個敵樓,上牆與地面距離大,一步難於跨越,墊有磚塊,但臨時為之,穩定度不夠,走來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,小心翼翼!這些敵樓在歲月摧殘下,皆已破落不堪,成為「危樓」,加以風化嚴重,黏滯物「糯米+石灰」剝離,一副弱不禁風,看來有可能一推就倒!但這是杞人憂天,人力絕比不上自然力,他們能屹立幾百年,自有其不倒的原因,哪有可能瞬間被人力搏倒!
終於到了「牛犄角邊」的敵樓,空地面積小,站不下合照,總算真正瞭解了「牛犄角邊」的「邊」意思,邊邊,就是小小!順著長城走勢,開始下行,一踏下坡路面,馬上就有感覺,確實很滑,走了幾步後,靠到城牆邊,扶牆而下。雖不認為著力城牆,城牆會倒,但是還是多了一份擔憂,只能輕輕靠住城牆,借城牆輔佐下行。下望隊友安步當車,走來輕鬆,回首落後隊友,談笑如常,狀極快樂,愉快下行,所有擔憂一掃而空,只在自己平安下達地面!
走完這一段倒V稍具危險路段後,慕田峪已在眼前,到底經過幾個敵樓已記不清楚,大家一致的說法是「爽」,「不到箭扣非好漢」,洵為知言!下達一處平坦地,不同展望,「鷹飛倒仰」更為清楚,雄鷹展翅,振空而起;長城氣勢仍是雄偉豪邁,雖有危樓之感,卻是甘之如飴,我們走過來了!套句老話:「回首來時路,峰高無坦途!」
再上長城後,沒多久,來到一處平台,觀看鷹飛倒仰,氣勢雄偉,馬上就要進入慕田峪了。這段平台逐漸風化萎縮,幾次上來,感觸良深,假以時日,或許又成為一段凌空長城。一踏入慕田峪,自然步道立即化為人工路面,瞬間我們由「野人」轉換成「現代人」,感覺自己多「尾大」(註:尾巴大),只因我們是走路過來的!心神尚在適應中,還轉不過來;看到一個小攤販,貼一張標示「長城最後購物處」,這是進入慕田峪長城第一次看到的攤販,怎麼會是最後一個?原來是方向不一樣!小攤販聽我們七嘴八舌的討論,有點雞同鴨講,火大了,藏起那一塊標示,不給拍照。唉,心胸真小!小人物嘛,何必計較!
慕田峪長城2011年被評為5A級旅遊景區,離北京市區較遠,卻是《非誠勿擾2》的拍攝地。位於北京市懷柔區軍都山,西接居庸關,東連古北口,初建于北齊,重建于明朝初年,由著名大將徐達督建而成。慕田峪長城依山就勢,蜿蜒如龍,為古時京師北門黃花鎮重要屏障。其構築有著獨特的風格,敵樓密集,關隘險要,城兩側均有垛口。看著歲月在長城刻下的斑駁雜印,歷史風塵正如漆如訴萬馬奔騰,將士拼命的場景,撫今追昔,戰亂結束了,長城仍然屹立如昔!
每次計畫都想徒步下慕田峪,但是走完慕田峪長城,總是從搭纜車小門進入,連最高的敵樓都沒興趣,想來走完箭扣野長城後,進入人工長城,已是意態闌珊。纜車費用由之前的80元漲到100元(來回100元漲到120元),奇哉怪哉斯地也!三分鐘後下纜車,再回首龍蟠虎踞的慕田峪長城,赫然發現在正關台東側山坡上,有五個白色大字「忠於毛主席」,也是歷史遺跡。下山口,正關台處,三座碉樓挺立,為古時儲存柴草、屯兵住將的地方。若有敵情,點燃柴垛,狼煙升起,可報訊千里。長城入口處,一巨石聳立,上書「中華夢蘿石」。字勢遒勁,鐵劃銀勾,不愧大家手筆。
出了大門,順街道走向停車場,一整條街都是小販,販賣相同的東西,好無趣!突然在一塊石碑上,發現了江澤民題字「嘉峪關長城」五個大字,靜靜佇立於店家門外,是官方所為,或是店家所作,不知也,只能猜測,立碑於此,看著人來人往!然後,搭上擺渡車(接駁車),出了大門,遊覽車已待多時!
起步西柵子村,佇足九眼樓,勇攀北京結;倒行箭扣,強渡小布達拉宮,漫步箭扣樑,閃身擦邊過,網結38蹬,直抵將軍守關,橫跨天梯,飛越鷹飛倒仰;登臨正北樓,繞道牛犄角邊,正步慕田峪!笑傲野長城,吞吐任我行;回首來時路,峰高無坦途!正所謂「上了野長城,看山再也不是山!」
「箭扣野長城穿越」,大功於焉告成!這一段行程下來全身盡濕,在雨中邁出慕田峪,前往天池山莊。梳洗一番後,吃過中餐,山莊提供免費卡拉OK,一唱三個小時,大家歡樂。第二天因雨取消雲蒙山,就近走完天池峽谷,來到雁栖湖魚米香餐廳,享受20人桌大餐,北京烤鴨上場,加菜鱘魚煮蛋及北京烤鴨一隻,現榨果汁,燕京鮮啤酒,酒足飯飽,驪歌聲起,又到了分道揚鑣時刻!
為求完整性,加入歷次行程相片,使正北樓-犄角邊-慕田峪能連貫起來!
鄉曲樂農家院合影
105.05.05 進入正北樓前的小徑,落葉成道,非常漂亮!
105.9.9 從小布達拉宮方向遠望正北樓
106.10.9 於此避雨,其他人勇登正北樓!
西柵子村,遠處為密雲水庫!
崎嶇路面難於行!
牛犄角邊
105.05.23 下行路難行!
進入慕田峪前大平台
慕田峪最後一家小鋪(對我們而言是第一家!)
踏入慕田峪長城
慕田峪長城大門
天池峽谷
大聚會,北京烤鴨大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