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計畫由白羊峪穿越野長城,直至冷口下行,所需時間正常約4~5小時,或許是大家初見野長城的歡躍喜悅,行進速度相當慢,可用「走走停停」來形容。我們不汲汲於途,放空心情,遠眺近觀兩相宜,縱情觀賞這千百年來的工程奇蹟。途中告知大陸導遊「行程減半、速度放慢」,三個小時後,我們從「大公家廟」轉進,縱有意猶未盡之感,也已皆大歡喜!
昨天遊耍黃崖關長城,總覺時間不夠分配,整建後的長城已令大家歡欣愉悅,白羊峪是此行第一段野長城穿越的起點,那種身臨其境,「看山再也不是山」的體會更使大家心曠神怡。用過早餐,拍過團體照,在「白金農家院」老闆父親帶領下,我們走上連接步道,剛開始的一小段險坡,提醒大家小心注意。回頭再看農家院,有種賓至如歸,溫馨在家的感覺,昨夜一人一間房,睡到自然醒,被窩尚有遺溫,我們已踏上野長城征途!
登臨長城瞬間,震撼、歡悅寫進每人肢體語言,快門聲音喀嚓響,上有藍天白雲,下有長城萬里,右有農家院語,左是另一片天。天地若有情,哪在乎一時一刻,這是永恆不易的萬里長城,好想狂狷歡躍,又想顢頇靜佇,心情表達已非常態,此刻所思所慮惟有安全。長城上大小亂石,偶一不慎,危險即至,不用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,但也必須小心翼翼,步步為營。前有一道牆,雖有踏點,卻具危險性,繞道而行,畢竟我們是出來玩的,玩亦有道,卻不能「玩命」!
鑽入敵樓,細看當年置兵防守之所,春涼夏燥秋冷冬寒,四季分明。這是明長城,歷經數百年,金戈鐵馬時代雖已好遠,撫今追昔寧無所感?長城修建完成,不僅有效阻擋塞外民族南下牧馬的機會,也限制了關內民族往北發展的空間,這叫鎖國,只是每一個年代有不同做法!此時站在長城上,往北遠眺,好似見到萬馬奔騰,衝鋒陷陣;歷史說明一切,只是戰爭型態已變,萬里長城變成觀光勝地,野長城穿越成為登山健行極佳行程。
出了敵樓,繼續往前,右側遠眺,白羊溪(河)溪水呈綠色,累積水量成為遊樂區,觀音閣矗立峰頂,金色大佛背依青山,藥王神像雄踞城堡,白羊溪(河)水自北而南流經峽谷,碧波蕩漾,江南秀色與北國風光,和諧成為一體。近觀長城蜿蜒崎嶇,縱橫山顛,猶如飛龍在天,扶搖直上,無敵神兵,傲笑宇際,誰與之爭?翻過另一座敵樓,放眼所及,但見梯田一片,景色又異,大有海闊天空之感。
踩在長城上,忽而砂礫遍佈,忽而石塊密集,忽而土路平坦,忽而鑽身過樹,既走上坡,復有下行,上上下下,行行復行行。眼望四周景致,耳聽八面風聲,眼睛享福,耳朵辨聲,忽見遠處右側下方廟宇出現,難道是「大公家廟」?這一段路程已進入大理石長城的範圍,踩在大理石上,毫無所感,畢竟不管建材如何,路就是路,長城就是長城,卻也留下後人參研機會。由於行進速度較慢,過了第三座敵樓,還有一段2~3小時的路,才有下撤點。我們決定選擇敵樓前小徑轉進,10分鐘後,下到水泥地面,正是「大公家廟」!
從「大公家廟」下行極陡水泥地面,1K後進入「大理石長城」12生肖區,盡端有個「大理石長城」牌樓,算是「大理石長城」的入口。不拘形式,隨地而坐,拍下團體照,留下紀錄,我們離開了白羊峪野長城。雖不能依照計畫走到冷口,但也大家滿意,之後的行程就留給下次吧!
4/18 住宿處,白金農家院!
出發,白羊峪穿越!
登臨白羊峪野長城
白羊溪(河)
白羊峪為戚繼光常駐地,敵樓有門(門框),是長城特殊之處!
白羊峪遊樂區
白羊峪為戚繼光常駐地,敵樓有門(門框),是長城特殊之處!
景致變化,萬畝梯田出現!
下望大公家廟!
下行轉進大公家廟
下抵大公家廟
水泥路下行途中所見,算是洗手台!
大理石長城12生肖區
大理石長城入口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