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2018年最後一個周末了,在台北友人邀約下,前往具有歷史地位的和平島。長久以來,一直把和平島與八斗子混為一談,經過這次深入瞭解,這是兩個不同地點。和平島是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島嶼,隸屬基隆市中正區,位於基隆港東北方,以台灣第一座跨海大橋「和平橋」與台灣本島做連接。島上的原住民巴賽族稱此島為「tuman」,漢人入墾後則稱為「大雞籠嶼」或「大雞籠山」,1870年代時,為了要與東北方海上的「小雞籠嶼」(即今日基隆嶼)區隔,以免混淆,改名「社寮嶼(島)」。
二二八事件後,改名為「和平島」,為北台灣最早有西方人足跡的地方,也是基隆最早有漢人入墾所在之一。和平島西邊以人造堤防與桶盤嶼相連,西北則以明德橋與中山仔嶼相接,目前三島嶼已全部連為一體。海岸線以海蝕景觀聞名,如豆腐岩、柱狀玄武岩、「千疊敷」海蝕平臺等,這些區域曾被列為軍事管制區,現在已開放為海濱公園。悠遊其內,順步道而行,海風吹拂,遠眺洶滔波湧,近觀海蝕景觀,撞擊之間,海花四濺,聲響可聞!
海岸邊海水游泳池,似有人在游泳!
遠望基隆嶼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