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個意外之喜,本想追蹤多年前進入此區,看到斷了「根」的「漢影雲根」碣國家三級古蹟,再續前緣。哪想到金門國家公園成立以後,積極整理此地區,不僅重新整理「漢影雲根」,也建置「梁山觀止步道」,發掘明末進士董颺先眾多石刻。本以為古崗湖又要失之交臂,卻在梁山岩石上,居高臨下,盡攬湖光水色。沿途巧遇金門某報紙總編帶朋友上山,一路解說,適逢其會,足感盛情。
獻台山為古崗環湖諸山之總稱,包含赤山、賊山(翟山)、梁山、大帽山等。梁山觀止步道,又稱獻台山觀止步道、古崗觀止步道,位在古崗湖畔獻台山上,步道擁有豐富碑碣石刻,一路上都能看到先人遺留下的歷史軌跡。步道經「古崗社區發展協會」重新整建維護,發掘沿途碑碣石刻,重現董颺先的許多摩崖石刻,已成重要散步健行道,全長約400M,正常步行時間約30~40分鐘。
獻台山觀止步道前段是「漢影雲根」碣,「漢影雲根」碣是明末魯王朱以海寓居金門所題。魯王據地抗清,在浙江、福建、廣東等地征戰流離。後來兵敗,於永曆7年(西元1652年),為據守金廈的鄭氏家族奉迎,寓居金門,至永曆16年(西元1661年),因孝喘病,亡於島上。碣在古崗湖濱獻台山上,萬嵩巨字大有魯王自嘆如雲影飄浮,最後在此落根之謂。真跡碣石已崩落山坡,「根」字佚失,此仿拓是民國59年所刻。
仿拓的「漢影雲根」碣左邊小路就是「梁山觀止步道」,步道間林木扶疏、綠意盎然,山上巨岩多明末進士董颺先之摩崖石刻,甚具文化景觀價值。觀止步道平緩、環境清幽,沿途除了雜灌叢外,還有夾道的七里香及不少相思樹林。標距約200M處,有分岔路,右上行為地政單位衛星定位處,可走至基點峰。左下行則為觀止石碣群,可俯瞰古崗村及金門西南角至料羅灣沿岸景觀。巨岩上有「觀止」大字,意謂風景秀麗、嘆為觀止。另有董颺先署名「山雲上人」七絕詩刻一首:「雲頂為居歌玉金,西來葦渡覓知音;湖山囑我一杯酒,日月在天千古心!」道盡董颺先避居海島、縱情山水,卻不忘忠心報國的情操。
步道續行往下,有舊木頭紅字指標「往沙堤玉筍築雲處」,林間步道旁盡是大石錯落。「沙堤玉筍」石刻傳為董颺先所作,大陸晉江石獅市永寧鎮沙堤村為古崗村董氏發原之地,董颺先亦為沙堤人氏。玉筍同「玉笋」,「玉笋衍派」是董氏堂號之一,「沙堤玉筍」石碣旁則有「築雲處」紅字石碣,下山坡有董颺先墓。董颺先為明朝崇禎年間進士,曾任廣東雷廉兵州道,明亡後避居金門古崗村,明魯王曾贈「風高五柳」,讚其愛國情操。
觀止步道在九重葛花叢旁出古崗湖畔,此處也有「觀止步道」的石塊指標。循古崗湖畔車道走回「漢影雲根」碣入口處,形成一個O型路線。
▲「漢影雲根」碣左側就是梁山觀止步道進入點
▲梁山觀止步道
▲梁山觀止步道岔路口指標
▲梁山(獻台山)基點
▲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!再前為古崗湖!
▲佇足大岩石,俯瞰古崗湖!
▲古崗湖及其周邊(古崗聚落)
▲董颺先署名「山雲上人」七絕詩「雲頂為居歌玉金,西來葦渡覓知音;湖山囑我一杯酒,日月在天千古心!」
▲董颺先墓
▲梁山觀止步道古崗湖畔車道進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