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夜夜宿下巴陵北橫貫溫泉山莊(北部橫貫公路台7線46.8K),晨起,空氣清新,一日之計在於晨,往上漫步,過了47K,在轉彎處看到巴陵古道指示牌,聞名已久,順勢繞行。打個彎,來到「拉拉山遊客中心」,與幾位泰雅族原住民,一番閒聊後,走向「巴陵古道生態園區」。
巴陵古道全長1.28K,為舊時泰雅族原住民在復興山區所建造的部落通道,循著山陵線一路直上。隨著年代久遠與公路興建而荒廢,卻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景觀,深入林間,多的是濃密原始的闊葉林,還有華香樹、巴陵石竹、血藤,以及垂掛樹身的樊尼蘭等植物,訴說著自然生態之美。桃園市政府保留古道遺跡,重新將巴陵大橋到「拉拉山遊客中心」的這段古道串連,循線設立棧道與繩橋,取名「巴陵古道生態園區」。
一個人漫步,從北橫貫旅宿往上,先到達「拉拉山遊客中心」,觀賞後進入「巴陵古道生態園區」,一路往下,經過蝴蝶館、甲蟲館、生態步道、闊葉林館、三龜戲水、地質館,在瞭望台看了新舊巴陵橋。穿過北部橫貫公路,進入兩個隧道,內有各類陳述,大抵與泰雅族生活習性有關,然後到達紅色巴陵舊橋,接上紫色巴陵大橋,經過爺亨溫泉岔路口,折回北橫貫溫泉山莊。
「巴陵古道生態園區」雖然不大,卻小而美,又以巴陵大橋及「拉拉山遊客中心」為兩個進入點,搭配北部橫貫公路,正好形成O型,大漢溪貫穿其間,四周峰巒疊翠,可謂山光水色,值得一遊!前往拉拉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前,不妨撥個一小時漫步緩行,體會泰雅族原住民生活習性。
▲ 巴陵古道軌跡圖
▲ 北橫貫下巴陵溫泉山莊
▲ 北橫47K處,左轉上行!
▲ 左轉上行
▲ 天橋,分隔巴陵古道生態園區、拉拉山遊客中心!
▲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
▲ 天橋,分隔巴陵古道生態園區、拉拉山遊客中心!
▲ 拉拉山遊客中心
▲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
▲ 下巴陵,舊收票處,現已作廢!
▲ 進入巴陵古道生態園區
▲ 蝴蝶展示館
▲ 闊葉林館
▲ 繩橋
▲ 地質館
▲ 巴陵大橋
▲ 巴陵舊橋(紅)與巴陵大橋(紫)
▲ 有創意的衛生間
▲ 第一隧道
▲ 巴陵舊橋,右側進入看觀賞舊橋墩!
▲ 進入觀賞舊橋墩
▲ 舊橋墩
▲ 巴陵舊橋與舊橋墩比較
▲ 進入巴陵舊橋
▲ 佇足巴陵舊橋,觀賞巴陵大橋!
▲ 第二隧道
▲ 進入巴陵大橋
▲ 佇足巴陵大橋,觀賞巴陵舊橋!
▲ 回到北橫公路,右轉進入爺亨部落!
▲ 左為北橫公路,右轉進入爺亨部落!
▲ 北橫貫下巴陵溫泉山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