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主要行程】徒步9K、18,000步、落差420M:大禹嶺(台14甲線終點41.7K,台8線112K合歡山隧道口左側管理站旁階梯路起行)-禹嶺尋梅碑、中橫開路紀念碑涼亭-合歡越嶺古道-卯木山(H2,819M,3-3677)-合歡越嶺古道-觀原駐在所遺址-救國團觀雲山莊(台8線116.5K)。
合歡越嶺古道碩果僅存的兩段,皆屬連稜步道:「大禹嶺-關原」、「合歡南峰-主峰」;其中「合歡南峰-主峰」已走數次,「大禹嶺-關原」卻一直緣鏗一面。合歡越嶺古道係1914年日本為發動太魯閣戰爭所闢之軍需道路, 1935年3月貫通太魯閣與霧社,改稱「合歡越嶺道」。抗戰勝利後掘其精華,闢為中部橫貫公路(台8線),又因台14甲線(穿過合歡山的中橫霧社支線)的修建而逐漸荒廢。今日有幸走上「大禹嶺-關原」,親眼目睹歷史遺跡,雖曾是撫番軍事用路,用於今日,已成登山健行重要步道,蜿蜒盤旋於H2,500~2,800M之間。踩在柔軟松針山徑,放眼群山圍繞壯麗景色,領略古道百年工藝精華、森林瞭望台今昔、大禹嶺風華歲月,加上卯木山之行,足以縱情雲端笑傲山林!
卯木山(別名大禹嶺山,H2,819M,3-3677)位於中央山脈脊稜上,視野遼闊,設有森林瞭望台及雨量計,可遠眺合歡北峰、屏風山、奇萊北峰、奇萊東稜、立霧主山等。其登山口有四:一、台14甲40.3K,二、台14甲41.7K大禹嶺登山口(台14甲終點、台8線112K,合歡山隧道口左側管理站旁階梯路),三、台8線116.5K救國團觀雲山莊觀原登山口,四、台8線113.95K松苑登山口。從大禹嶺登山口上行,下救國團觀雲山莊,不僅可綜觀合歡越嶺古道大禹嶺至觀原全段,落差亦僅250M上下,是條輕鬆愉快的古道健行路線。
網路上公佈多個賞楓景點,有時只有一兩棵,卻被寫成「楓紅滿天、落英繽紛」,似乎炒作為主,賞景其次。本次行程無心插柳柳成蔭,本計畫行程結束後到中橫公路105~109K「楓之谷」看看,但其面向北,北風一起,落葉飄零,早已不可見!合歡越嶺古道過了卯木山後,因處深谷中,不受外力影響,得以自我成長,從一片黃色,到逐步泛紅,延伸近兩個小時步程,在幾個谷地穿梭,經歷不同顏色變化,大飽眼福之際,嘖嘖稱奇,嘆為觀止!觀雲山莊連接馬路只有500M,在真正「楓紅滿天、落英繽紛」下,若非五臟廟需要祭祀,還真不忍遽離!
天氣真棒,已經是12月中旬了,本擔心寒流來,卻有一個冬天的溫馨陽光,一路溫度約在攝氏二十度上下。05:00嘉義開車,08:10抵達大禹嶺,隨即整裝出發,沿管理站右側階梯上行,先看看「中橫開路紀念碑涼亭」,亭中于右任先生撰寫的紀念碑已損壞不見,續往前行,可接台14甲40.3K的古道另一登山口。其旁是「禹嶺尋梅」碑,為立法院謝冠生前院長所提,字跡亦已斑白。八月初820林道坍方,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重修步道,一般軌跡圖尚不可見,起點亦是管理站右側階梯,沿途設有標示,但是前往合歡越嶺古道標示已不見,有點「乞丐趕廟公」的嫌疑。在兩條步道重要岔路口,有一「前往820林道」指示標誌,勿受指示迷惑誤導,不可左轉,要右行,才不會偏離前往合歡越嶺古道之路。
一段登山步道後,路徑逐漸寬廣,有如產業道路,途中遇巨大倒樹一棵,相互呼喚,留個團照。09:30 小坍方拉繩出二葉松林,抵達開闊地三叉路口,右下步道可前往台8線113.95K松苑登山口,若只登卯木山,是距離大禹嶺最近的折返點。直行沿山腰寬廣路徑續向前,右側視野超級好,可望屏風山、奇萊北峰及遠眺奇萊東稜山景,但以右後方松雪樓上的合歡東峰最為醒目。左轉不到百米,遇卯木山岔路口,取左行,有一大平坦地,是今日下了卯木山後大休之處。此平坦地亦有一小岔路,可回接合歡越嶺古道,通往台8線113.95K松苑登山口,算是不續行合歡越嶺古道,只走卯木山的便捷之路。
經過一寬闊矮茅草地形,先登頂卯木山(H2,819M,3-3677),再轉往瞭望台,以前似乎有派人駐所,桌子、上下舖床席尚在,旁邊就是雨量計。卯木山瞭望台展望良好,可看到合歡北峰反射板。稍事休息後下行,在接近前往合歡越嶺古道岔路前平坦地大休,補充養分。再度進入合歡越嶺古道後,步道寬廣,踩在松針落葉上,好似在地毯上遊走。沒多久,進入巨木區、倒樹區,上爬下鑽,頗富情趣,個子高矮在此互見優劣。過幾段拉繩險路,小心翼翼,「八仙過海,各顯神通」!忽見步道黃色落葉,欣喜之餘,已進入楓紅地區,一路翠綠、金黃、深紅,終於紅透半天邊。「楓紅滿天、落英繽紛」,非言語所能形容,隻字片語也難名狀,只有透過鏡頭展現非凡。
到了觀原駐在所遺址岔路口,分成兩隊前往,從左側順時針(左隊)與右側逆時針(右隊)進入,由軌跡圖研判,應是很短距離,事實卻非如此。選擇了左側,竟然是繞一大圈,路跡不明顯,少數幾塊布條不足以充當指引。在一片楓紅下覓路前進,猶如進入「楓之谷」,漂亮異常,不想繞太遠,決定抄近路向右靠,在茅草堆與矮箭竹林中穿梭。突然聽到右側人聲,右隊已經到達觀原駐在所遺址,乃直接穿越,跨過茅草堆與矮箭竹林,大家形容「披荊斬棘」,也算是另類喜悅!觀原駐在所遺址光線很棒,大家各取所需,興奮莫已!有機會再來,不宜左繞,直接右行來回,路跡清楚,路況較佳。
離開觀原駐在所遺址,先走一段平坦路,然後急速陡峻下坡拉繩下行,約公里餘,本認為合歡越嶺古道是極輕鬆路線,但走了最後這一段,對於參與人員必須有所選擇。下到集水井,觀雲山莊地下水窖處,藉著陽光光線,再度展現每個人的拍照功力,短暫休息後再起行,仍然是楓紅滿天,而且越來越有看頭。過了太魯閣國家公園警察分隊太魯閣小隊,進入觀雲山莊,又是另一段楓紅聚焦,躺在滿地楓葉上,任憑取鏡,過足了癮!觀雲山莊短短500M聯絡道,兩側山坡楓樹,深入淺出,黃綠紅交叉,多種不同顏色席捲而來,大呼過癮!
上了車,經過大禹嶺、合歡山、松雪樓,看過紅黃綠,再來一場白色饗宴,遠處山峰,雲海裊繞,層次分明,出現大景囉!配合車道演出,臨去秋波,回眸一笑百媚生,人生若此,大自然造景亦如斯,快哉!滿載而歸!大飽眼福之際,口福更不能免,「阿東」打牙祭,爌窯雞伺候,冰啤酒下肚,雖有寒意亦解矣!沒有預期的美景,卻是一場即時的歡笑,由松針開始,紅楓引道,雲海壓軸,飽食一頓,老饕瘋狂!
▲ 合歡越嶺古道、卯木山軌跡圖 https://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trail&act=gpx_detail&id=686029
▲ 健康資料
▲ 合歡越嶺古道碑
▲ 合歡越嶺道導覽圖
▲ 08:17 抵達大禹嶺,合歡山隧道,台14甲線41.7K!
▲ 08:17 團照後出發
▲ 08:18 登山口,管理站邊扶手階梯!
▲ 08:21 中橫開路紀念亭,于右任先生手撰碑文已不可見!
▲ 08:22 司法院謝冠生前院長所提,禹嶺尋梅碑!
▲ 08:24 順扶手階梯步道上行
▲ 08:33 太管處新建步道,通820林道,登畢祿山。有一段共線!
▲ 08:35 先行一小段上坡路
▲ 08:38 重要岔路口,左下820林道,右為合歡越嶺古道!
▲ 08:39 誤入通往左向820林道岔路
▲ 08:48 警覺走錯路,已過了10分鐘,一來一回,冤枉路走了20分鐘!
▲ 08:57 回重要岔路口,循右線而行!
▲ 08:57 續行合歡越嶺古道
▲ 09:12 寬廣有如產業道路
▲ 09:15 路邊巨大倒樹,來個團照!
▲ 09:24 小階梯一處,穩步向下!
▲ 09:26 續前行合歡越嶺古道上卯木山,右步道下台8線113.95K松苑登山口!
▲ 09:30 疑似另一處駐在所
▲ 09:31 後到的人趕上來了
▲ 09:31 寬廣平坦地,可遠眺屏風山、合歡山東峰等著名山岳!
▲ 09:32 合歡東峰,其下為松雪樓!
▲ 09:36 寬廣步道
▲ 09:37 後為前往卯木山岔路口
▲ 09:37 卯木山岔路口,往卯木山,一分鐘後有一大平坦地,可做為大休!
▲ 09:43 前往卯木山
▲ 09:51 可下合歡越嶺古道,出台8線113.95K松苑登山口!
▲ 09:56 前往卯木山
▲ 10:05 登頂卯木山
▲ 10:21 卯木山另一岔路,深入瞭望台!
▲ 10:22 瞭望台內房間
▲ 10:23 卯木山另一岔路觀景台旁雨量計
▲ 11:20 下卯木山,平坦處大休後,續行!
▲ 11:27 若天氣冷,或有霧淞!
▲ 11:27 兩棵巨木,進入巨木區、倒樹區!
▲ 11:29 進入倒樹區,爬上鑽下!
▲ 11:45 明顯駁坎
▲ 11:50 通過拉繩險路
▲ 11:52 再遇倒樹
▲ 11:59 最大崩塌處
▲ 12:09 進入楓紅區
▲ 12:14 又遇倒樹
▲ 12:26 楓葉區,先黃,逐漸泛紅!
▲ 12:27 成長於H2,600M的咬人貓,也算稀奇了!
▲ 12:33 楓紅滿天,越來越美!
▲ 12:37 最後一段拉繩險路
▲ 12:38 楓紅滿天
▲ 12:58 進入觀原駐在所遺址岔路,宜右行來回,左行順時針環路路跡不明顯!
▲ 13:13 錯從左側進入,經過一段披荊斬棘,抵達觀原駐在所遺址!
▲ 13:21 觀原駐在所遺址的酒瓶
▲ 13:22 觀原駐在所遺址的駁坎
▲ 13:24 觀原駐在所遺址的孿生樹
▲ 13:29 團照後,離開觀原駐在所遺址!
▲ 13:29 似乎進入熱帶雨林,H2,500M!
▲ 13:49 一段平坦路後,遇潮濕山坡路,然後拉繩陡急下坡!
▲ 14:05 集水井,觀雲山莊地下水窖處,短暫休息!
▲ 14:16 續前行,下觀雲山莊!
▲ 14:20 太魯閣國家公園警察分隊太魯閣小隊
▲ 14:31 觀雲山莊
▲ 14:39 出觀雲山莊,沿路楓紅滿天!
▲ 14:43 離開觀雲山莊
▲ 15:25 合歡山附近,見到雲海分層現大景!
▲ 16:39 清境農場阿東窯烤雞,大快朵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