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用過晚餐回旅館,順路看了一下喜來登自助餐,安排好座席,登山健行吃六星級飯店自助餐,還是絕無僅有。當初規劃時,一客880元,哪想到過了年,在疫情衝擊下,4/1起漲價到960元,不過,在大家盛讚下,每個人都相當滿意,CP值甚高。走過最近的大倉嶼及最遠的花嶼,今天行程是北島的目斗嶼、吉貝嶼、元貝嶼,及巡航鳥嶼。
目斗嶼因潮汐問題,成為今天首航,全島花崗岩,幾無平路,卻因有目斗燈塔而成為必須前往之處。吉貝嶼有一白色沙尾沙灘、西崁山及心型石滬,成為規劃時注目之處,騎著機車繞行全島,享受獨特風味,物價可以接受,一桌2,500元桌菜,皆是當地海鮮。員貝嶼已來過兩次,這是第三次前往,有了較多時間,先繞行環島步道,看看一筆一硯一裙及遠處的澎澎灘,再前往淺水步道,觀賞小型摩西分海。結束前,巡航鳥嶼,從外形看,係兩小島相連,上次來時,漫步全島,可說內外夾擊下,對於鳥嶼地形更為深入。
▲ 澎湖群島位置圖
▲ 澎湖群島旅遊圖
前往北島,一般都是由北海遊客中心附近赤崁碼頭出航,從飯店搭預定遊覽車,40分鐘後抵達。上了包船,前往北島,因潮汐問題,先到目斗嶼。目斗嶼為澎湖最北端小島,鄰近吉貝島、險礁島,島體為澎湖玄武岩構成,四周有著白米色沙灘,珊瑚群礁遍布,號稱「台灣36秘境」之一。漫步島上,玄武岩聳立,踏步而行,自得其樂,處處美拍,信手拈來,俯拾之間,聽海浪滔滔,呼吸新鮮空氣,我心舒暢!
目斗嶼碼頭小,只能停泊小船,且要漲潮時方能靠泊,但玄武岩之間漲潮時不易跨越,所以出遊時間要特別注意。來目斗嶼,從船舶靠岸起,目斗嶼燈塔即在左近,一刻不離。目斗嶼燈塔又稱北島燈塔,距海平面達59M,塔高約40M,為台灣塔身最高燈塔,建於1902年,為遠東地區最高的銑鐵燈塔。2003年12月11日,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將燈塔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。吉貝嶼至目斗嶼之間海域,海水碧綠清澈,水深常在1M上下,穿梭在珊瑚礁間,淺藍色的熱帶魚歷歷在目,彷若一個自然水族館,是優良浮潛勝地。但也因為暗礁密佈,容易發生船難,為維護行旅安全,才有目斗嶼燈塔的興建,燈塔聳立在玄武岩岩礁上,塔身黑白相間,房舍漆成雪白,外觀極為醒目。
▲ 08:50 抵達目斗嶼
▲ 08:51 邁向目斗嶼燈塔
▲ 08:53 目斗嶼白色海灘
▲ 08:53 目斗嶼玄武岩之間漲潮時不易跨越,須注意潮汐!
▲ 08:55 目斗嶼守護神
▲ 09:03 目斗嶼島體是玄武岩地形
▲ 09:08 目斗嶼釣客
▲ 09:14 目斗嶼盡興,走回碼頭!
▲ 09:28 鑲於玄武岩間之小廟
▲ 09:33 已現漲潮,須立即撤離!
離開目斗嶼,駛向吉貝嶼,吉貝嶼位於白沙鄉北方約5.5K,為澎湖北海中最大的有人島,全島地勢東高西低。登島後,租用機車環島,先到著名的沙尾景點,這是由海積地形組成的沙灘及沙嘴,沙灘位在本島西南方,由西崁山向南延伸;在沙灘的盡頭,因受海流影響而形成伸入海中的沙嘴,全長700M。白色沙灘的延伸,倘佯海岸線,縱身而起,霎那間,與天地結為一體,與大自然同在。
一番嬉戲後,騎著機車繼續向前行,來到西崁山(H18M、陸軍補點、3-MC16 )。西崁山是吉貝最高點,鋪設木頭棧道,拾步而上,在觀景台可以觀看吉貝石滬以及眺望北海各個島嶼。從另一端草地走下山,是一個很大渡假村,現在還不是旺季,澎湖花火節及暑假期間想必人滿為患。吉貝嶼擁有廣大潮間帶,島四周有許多大小石滬聚集,總計約有八十餘座,都是旺季時遊客必到之處。
沿著海岸線而行,遠處有一擱淺船舶(巴拿馬籍貨輪信燕號2021.10.17擱淺),成為奇觀。回到碼頭處,找到一家餐廳,老饕一番,桌菜2,500元,物美價廉,看了菜單,或許點菜會更佳。順路來到碼頭附近「觀景樓」,以幾片立牆及廊道所構成,牆的上半部是用吉貝硓𥑮石加以切片手法築成,下半部用黑色石頭架構,為「見光半截」的傳統作法。好奇下,拍了張相片,回來一查,原來是赫赫有名的「觀景樓」。
▲ 10:00 抵達吉貝嶼,碼頭租機車暢遊!
▲ 10:15 步向沙尾之沙嘴
▲ 10:20 沙灘上之美人魚塑像
▲ 10:28 美麗沙灘
▲ 10:33 步向沙嘴
▲ 10:40 沙灘狂躍
▲ 11:07 西崁山導覽牌
▲ 11:10 西崁山基點
▲ 11:13 西崁山遙望漲潮中的心形石滬
▲ 11:14 西崁山遙望漲潮中的心形石滬
▲ 11:14 西崁山遙望漲潮中的心形石滬
▲ 11:15 西崁山俯瞰渡假村
▲ 11:21 大海沖積湖
▲ 11:28 巴拿馬籍貨輪信燕號2021.10.17擱淺至今(東方龍馬)
▲ 11:35 牆壁上的吉貝八景
▲ 12:12 碼頭標誌
▲ 12:15 碼頭附近觀景樓
13:00左右來到員貝嶼,員貝嶼素有「離島中的離島」,位於白沙鄉岐頭村外海,因形狀像極「螺貝」覆蓋在海上而得名。從員貝渡假村附近進入,走上環島步道,登頂最高點員貝山(H31M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)。登頂前俯瞰菜宅,這是澎湖群島為抵檔東北季風而發展出的農作物栽培重要設施,由珊瑚礁石圈成圍牆,圍牆上留有縫隙讓空氣流通,有益農作物的生長。
環島步道北側可以遠眺沙洲島嶼「澎澎灘」,這是因海岸線受海流作用而形成的沙洲,由珊瑚碎屑堆積而形成。面積因海流大小與方向時常變化,形狀大小也常在改變。四分之三為鳥類棲息處,列入保育區,禁止遊客破壞保育鳥類生存。目睹柱狀玄武岩,蔚為奇觀,北岸有「石硯」;石硯東方有「石筆」,高約6M;東北側海崖上有「石裙」。
走過環島步道,下到路面,為一新建的度假村,規模甚大。續前行,抵達員貝淺水古道,係由石板、碎石以及珊瑚礁等組成的海上步道,在退潮後,可以踏浪而行,前往湖西鄉沙港,長4.5K,步程約2個小時,但因嚴重破壞海洋生態,已禁止此步道的開放。我們調整時間,在退潮時抵達,踏浪而行,感受摩西分海的樂趣,與奎壁山摩西分海累同,不暇多讓。只是受預定時間限制,只能在退水的岸攤上走走,拍拍照留個紀念。
▲ 13:05 抵達員貝嶼,隨即進入環島步道!
▲ 13:13 登頂員貝山前,俯瞰菜宅!
▲ 13:13 員貝菜宅
▲ 13:14 登頂員貝山,員貝嶼最高點!
▲ 13:14 員貝山基點(H31M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)
▲ 13:18 離開員貝山,環島一圈!
▲ 13:19 遠眺鳥嶼
▲ 13:22 雞善嶼(玄武岩自然保留區)標示
▲ 13:23 澎澎灘
▲ 13:28 石筆
▲ 13:30 石筆
▲ 13:31 石硯
▲ 13:32 百褶裙
▲ 13:32 左起石硯、石筆、百褶裙!
▲ 13:35 下到百褶裙
▲ 13:36 繼續往碼頭方向移動
▲ 13:39 下至新設渡假村
▲ 13:41 新設渡假村
▲ 13:53 進入淺水步道,觀賞摩西分海景觀!
▲ 13:56 退潮時,沙灘浮現!
▲ 13:58 退潮時,沙灘浮現!
▲ 13:59 退潮時,觀賞摩西分海,與奎壁山摩西分海累同,不暇多讓!
▲ 14:06 原路退回,心滿意足!
民以食為天,幾千年來都是如此,我們也不例外,更何況「登山健行」後更需要補充,這是本行程的重頭戲。巡航鳥嶼後,回到旅館,洗個澡爽爽身,踱步前往喜來登,開個玩笑「打赤腳衣衫不整者不能入內」,不管是「劉姥姥進入大觀園」,或是「誤闖入叢林的小白兔」,我們嘻嘻哈哈地進入自助餐樓層。老饕在這裡,不再是凶神惡煞,不再是狼吞虎嚥,不再是呼盧鶴雉,不再是杯盤狼藉;我們有的是時間,輕嚼慢嚥,細語輕聲,獨賣斯文,環境改變習性,一切盡在不言中!琳瑯滿目菜餚留給大家品嘗,各色酒品當作佐菜進食之用,精美糕點就留在酒足飯飽做為點心。大飽口福之餘,也學那古人「舉杯邀明月,對飲成三人」!
▲ 17:56 澎湖喜來登酒店
▲ 17:58 澎湖喜來登酒店一樓櫃台
▲ 17:58 澎湖喜來登酒店一樓大廳
▲ 17:59 澎湖喜來登酒店洗手間
▲ 澎湖喜來登酒店自助餐菜色
▲ 澎湖喜來登酒店自助餐菜色,涮牛肉!
▲ 澎湖喜來登酒店自助餐菜色,刀切牛肉!
▲ 澎湖喜來登酒店自助餐菜色,壽喜燒!
▲ 澎湖喜來登酒店自助餐菜色,保溫菜餚!
▲ 澎湖喜來登酒店自助餐菜色,西點糕點!
▲ 澎湖喜來登酒店自助餐菜色,Corona啤酒!
▲ 澎湖喜來登酒店自助餐菜色,月桂冠日本清酒!
▲ 澎湖喜來登酒店自助餐菜色,台灣生啤酒!
▲ 澎湖喜來登酒店自助餐菜色,水果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