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過脈森林步道位於雲林縣林內鄉林內公園附近,全長4.2K,經地區爭取後,林務局整建完成,已成為附近居民運動重要場所,亦是林務局在建國百年所推薦的百條步道之一。步道串連林內鄉的林中、林南及坪頂三村,有大氣廣場-林內公園-鐵管坑段(或大氣廣場-圓明禪寺-開復廟-濟公廟-林內公園-鐵管坑段)、坪頂段、廍坑等三條步道,入口處分別是濟公廟、成功路、林內國小。可自由選擇搭配路程變化,三個不同起點的路線最終合為一條路線,延伸至「龍過脈觀景平台」處。坪頂至鐵管坑段依稜線而建,視野展望極佳,步道有百年相思樹、季節性紫斑鳳蝶、抗日坑道等豐富多元的自然與人文景觀。
林內火車站下車後,進入龍過脈森林步道,走最外步道,步道上下起伏,,經過南林內山(「二三四號」圖根點)、多項運動設施的「林內公園」。走到「斷奶仔嶺景觀平台」後,折返朝坪頂段林內山觀景平台上行。來回「鐵管坑」休息平台後,行約1K,上行154台階,抵達林內山觀景涼亭「兔仔嶺景觀平台」,H202M。稍事休息,繼續前行700M,往成功路上來的坪頂段涼亭(龍過脈景觀平台,H196M)出發,中間有一段水泥陡上坡及狹窄步道「一線天」,費時約十餘分鐘到達,大暢身心,深覺不虛此行。
下了「龍過脈景觀平台」,沿柏油路走向幾百米外的百年老樹,共計五棵。在岔路處遇到一路人,好心告知「坪頂古道」已開通,可以在半小時左右直下林內車站。2019年年底走到此處,古道入口坍方,不得進入,事隔多年,去年開通,嶄新鐵梯直接接上「坪頂古道」,成為龍過脈O型繞最近路線。先到「雲61」3K附近「青天府」解決民生問題,本以為這是包公祠,入門一看,方知是類似「五府千歲」的一般姓氏千歲廟,卻蓋的有模有樣。走下「坪頂古道」入口鐵梯,接上泥土路,有著鄉土味,然後是水泥路,一路「往車站」標示清楚,半小時後抵達林內車站附近。
來到林內,在車站附近尋找豬腳飯飯館,「林內豬腳飯」赫赫有名,是地方小吃極品,本只有一家,現已有多家,聽說都是親戚另設分店。老店排隊甚長,看來都是本地人,時間11:30,「有肉豬腳」已販罄,改叫爌肉飯。味美多汁,油而不膩,吃了通血路,活筋脈;配合幾杯啤酒下肚,酒足飯飽,快樂似神仙!回到林內車站,坐等30分鐘,上車揚長而去!
今天行程安排,雖是幾天前臨時起意,卻達萬步運動量,以前總認為一天6~8小時登山運動量才夠。隨著年齡漸長,把一天6~8小時運動量再加倍,平均分攤到一週七天內,反而覺得更能持續,更有意義!
▲ 龍過脈、坪頂古道軌跡圖 https://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trail&act=gpx_detail&id=4217859
▲ 健康資料
▲ 08:10 抵達林內車站
▲ 08:20 進入龍過脈步道
▲ 08:24 開復廟
▲ 08:39 鳥居上坡路
▲ 08:40 濟公廟
▲ 08:41 鳥居
▲ 08:49 南林內山
▲ 08:51 龍過脈步道
▲ 08:59 坪頂段林內山觀景平台
▲ 09:38 兔仔嶺景觀平台
▲ 09:56 前往「龍過脈景觀平台」
▲ 10:26 青天府
▲ 10:31 林北大坑坪頂古道入口
▲ 10:41 坪頂古道奇樹
▲ 11:14 坪頂古道進入林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