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別人三分鐘登頂嘉義市小百岳紅毛埤山,我帶著同學、朋友花了4小時、13K,全繞蘭潭後山步道,或說姍姍來遲,但我們到了,也完成了計畫!起步三信亭(三信觀賞樓),穿越大壩、水舞(音樂噴泉)場地、根公園、小公園、襟山園林、環潭步道,在濟福宮進入嘉義大學側門,繞道嘉大植物園步道、放生池,進入後山延伸步道。經後山步道小公園、湖底、後花園、新樂園、天梯、桃花心木林、二漢坡,登頂山子頂山、紅毛埤山,前往鎮德宮,經好漢坡,下環潭公路,經過二漢坡登山口、森林浴步道登山口、筍寮登山口,再從濟福宮進入嘉大校區,經「福德正神」,從「油桐小徑」回到環潭公路,賞析「蘭潭泛月」,經過大壩,回到三信亭!
- Apr 09 Thu 2020 16:14
20200409 嘉義蘭潭後山步道大環繞
- Apr 08 Wed 2020 09:48
20200407 六溪香路古道O繞
六溪香路古道多年前由林務局整修,成為一條老少咸宜步道,三年前坍方後,人跡罕至。2016年「東山碧軒寺迎佛祖」國家重要民俗活動改道,穿過山間產業道路,接上南172乙線,距離「水火同源」不到1K。今年3月31日走過剛修竣的香路古道後,查閱過去紀錄,發現2018年「東山碧軒寺迎佛祖」路線,應可與之串連成O繞,乃決定往探。勘查之下,「六重溪-產業道路-南172乙線-水火同源-雲萊咖啡-枕頭山-碧雲寺-香路古道-六重溪」O繞路線成型。
- Apr 05 Sun 2020 20:34
20200330 嘉市八掌溪河堤(永欽橋-忠義橋)
有人說,「彌陀映月橋」通彌陀路了,附近還整理出一塊空地,好奇心驅使下,決定去看看,於是來一個大環繞。就像是早課一樣,這一圈下來,從嘉義市西邊的永欽橋,沿著八掌溪南邊河堤步道(後庄河堤)走到東邊的仁義橋,再沿著北邊河堤步道(吳鳳河堤),走到興嘉重劃區。近12K,走了兩個多小時,看遍嘉義市南境綠地,全身舒暢。
- Apr 05 Sun 2020 14:36
20200402 春回滿綠地 最美天鵝湖
西洋愚人節回到新營,笑稱東方人姓名「余,人傑!」,音一樣,意卻差好遠!喜歡西洋玩意,還是衷情東方說法,各取其是吧!一夜好眠,黎明前起身,天尚未亮,披衣著鞋外出,走一走天鵝湖,兩個小時,8K餘。天鵝湖為以前的埤寮埤整理而成,在糖鐵自行車道邊,可從新營火車站附近徒步進入,約3K路程;另可從台1線轉南74線,或從新營中正路開車抵達!
- Apr 04 Sat 2020 15:15
20200403 阿里山公路步道68~53K(福山-隙頂)
「思想起…..」老月琴訴說著恆春的故事,我們說的是阿里山公路步道與鄒族人的故事,這裡沒有哀怨,卻有篳路藍縷的辛酸史,就算是再來一段「鄒族體驗行」吧!2003年,籌辦「鄒族體驗行」活動,在鄒族嚮導帶領下,深入鄒族狩獵與出入步道,包括鬼山古道(今之里美避難步道)、尤佛固達娜瀑布(已毀)、鬼湖步道、特富野古道、達娜八娃娜景觀步道、雅巫瑪斯生態步道、福山古道、樂山產業道路、龍銀山步道等。今日行程起自阿里山公路68.4K「福山聚落」入口,縱遊達娜八娃娜景觀步道、福山古道、雅吾瑪斯步道、樂山產業道路、龍銀山步道、茶霧之道、二延平山、隙頂雲頂步道。全程約23K、需時7~8小時。
- Apr 02 Thu 2020 17:14
20200331 漫步香路古道 重返迎佛盛會
「東山碧軒寺迎佛祖」是台南市沿山地帶最為壯麗的民俗廟會,活動持續至今已達150年歷史,牽動東山區與白河區20個鄉里。迎活祖活動全程徒步,走山路與田間小徑,走荒野與蜿蜒山林,堪稱台南市所有廟會活動最為「苦行」的一條香路。
- Apr 01 Wed 2020 10:55
20200329 左鎮噶瑪噶居寺
約了好朋友,非假日去郊外走走,先走了新化林場(國家植物園),然後到左鎮區噶瑪噶居寺參觀,再轉往山上區花園水道博物館。到達花園水道博物館後,從館外馬路往館內看,發現盡是平地物,一無遮攔,由於天氣炎熱,大家一致同意打道回府!在山上區古早味冰館叫了紅豆牛奶雪花冰,小小一碗,要價40元,覺得太貴,不過癮;折回嘉義市,到八掌溪親水公園旁「老師傅」七彩冰店,再叫一碗古早味剉冰,自選8道料,加冰加糖免費,便宜又大碗,總算滿足老饕需求,中餐也省下來了,想想還是故鄉好!
- Mar 29 Sun 2020 19:37
20200329 漫步舒活新化林場(國家植物園)
這一群人員年齡頗大,四個人中有三個要買敬老票,新化林場(國家植物園)普通票80元,敬老票10元。買票時,拿著3張身份證讓售票員過目,她說:「還要一張證件!」給了10元硬幣,再遞一張100元紙鈔,說:「這是最好的證件!」售票員猛點頭,會心的笑了笑,開出電子發票!這是第一次來,一走進新化林場,就喜歡上她,從嘉義過來,只要50分鐘,比溪頭還近,園區林木扶疏,綠蔭如蓋,清涼有致,步道規劃各有不同特色,走來賞心悅目,心曠神怡!
- Mar 27 Fri 2020 17:40
20200327 特富野巴沙娜古道今昔,兼遊達邦特富野步道
2003年,在鄒族嚮導帶領下,從十字路起步,穿過巴沙娜古道,進入特富野部落。這是當年的紀錄:「自阿里山公路十字路特富野連通路進入,約2K,轉右側產業道路,右柳杉左竹林,約2分鐘,左邊竹叢,為古道入口。進入古道後,雜草叢生,似久未人跡,然小徑依稀可辨,過後一路通行無阻。先走一段人跡罕至的產業道路,下到一條較好的產業道路,但須馬上進入古道。續行30分鐘到一筍寮。過後,一路前行,再15分鐘下到十字路特富野連通產業道路,30分鐘可到巴沙娜小村,再15鐘到巴沙娜橋。」
- Mar 26 Thu 2020 17:13
20200326 逍遙小南海5K步道
進入小南海多少次已記不清,較有印象的是,第一次搭車進入看過小南海吊橋即折返,還有一次友人前來騎自行車前往,另有一次自嘉義徒步來回。這一次則是自新營騎機車返回嘉義時,穿著夾腳拖改良版包頭鞋,輕鬆愉快繞了個夠,估計5K。
- Mar 24 Tue 2020 15:11
20200324 嘉義市東區綠地繞一圈
以前都是天未亮就出發,到達嘉義公園仍是一片烏黑,今天出發略晚,吃過早餐,天色已微亮,得以好好看看嘉義市東區綠地。從體育場開始,經過二二八紀念碑、大雅商圈公園、啟明公園、棒球場、嘉義公園、植物園(現名樹木園)、都會森林公園。繞出民權東路,接上蘭潭環潭公路,走走蘭潭後山,然後出大雅路,經過南興國中探索體驗校區,回到大業國中出發地。
- Mar 23 Mon 2020 20:01
20200321 再遊眠月石猴 賞櫻阿里山行
- Mar 23 Mon 2020 08:36
20200322 暢遊雪見遊憩區 驚見吸睛大板根
雪見大板根聽聞已久,總欠缺一份前往一探究竟的誘因,主要是網紅景點,人潮洶湧,少了一份靜謐悠遊的感覺。入山是為了尋找短暫的安靜,去了門庭若市之地,與台北西門町的喧鬧有何不同?既然決定去了,就好好調整心態,22K觀景台日出、遊憩區管理站步道群、6.2K長司馬限林道、登頂東洗水山、登頂北坑山、大板根、丸田砲台夕陽,都是雪見遊憩區的精華景點,可以一天手到擒來,本次活動我們只走了6.2K司馬限林道、北坑山、大板根,好像少了一點什麼,但也夠了!
- Mar 20 Fri 2020 09:43
20200318 特富野拉拉克斯巨木群
久居嘉義,卻不知特富野部落附近有個「拉拉克斯巨木群」,有編號的巨木最少有5棵,未編號但得列「巨木」之名者總數應有十餘棵,全部在一處叫「拉拉克斯」的山谷裡,屬於同一座山頭,相距不遠。「拉拉克斯」鄒族語意「長滿杜鵑之地」,現場有著「拉拉克斯」的指示牌,網路上多的是「拉拉喀斯」的名稱,或許是音譯之故,故有「克」與「喀」之不同。由於大部份巨木生長於傾斜40度的山坡上,根部裸露不易測量,一般認為五號巨木腰圍24.75M、六號巨木為20.5M,號稱「拉拉克斯神木」的一號巨木更為粗壯,都比林務局所公佈「台灣十大神木排行」第一的「大安溪神木」還要粗。
- Mar 15 Sun 2020 08:46
20200314 細雨中徒步日月潭環潭景點(步道)36K日月潭
這個計畫已經籌備一年多,總因天候因素未能成行,體種減輕5Kg後,更是積極想要完成。環潭公路預估28K,加上自行車道、步道進出,共走了36K(平均時速3.42K)、56,000步,卻是始料所未及!包含月潭自行車道、青龍山步道、慈恩塔步道、竹亭仔步道、伊達邵親水步道、水蛙頭步道、大竹湖步道、松柏崙步道、松柏崙自行車道、水社自行車道、涵碧步道等。計畫大致如下:
- Mar 13 Fri 2020 16:39
20200312 環繞奮起湖外圍步道行
今天一大早起床,閒來沒事,騎著機車自新營回到嘉義,換裝後搭上07:00往奮起湖嘉義縣公車處班車,車上無人,成了「包車」、「專車」,09:00抵達奮起湖。到「奮起湖老街大飯店」(延伸閱覽:1010805 遨遊「奮起湖」、漫步「老街」、情留「大飯店」)拜會阿國兄,相談甚歡。告知來逛奮起湖步道,引來大笑,「你還有哪一段沒走過?」實在太看得起我了,過去來了N趟,打雜喝酒的多,說步道全部走過實在不盡然!於是,阿國建議脫離步道系統,走一走外圍產業道路,於是有了確定的目標,起步囉!
順著嘉169線公路下行,從16.9K走到17.4K消防隊處,右轉沿產業道路深入,左側有一小徑,可以看到步道,這是通往第一停車場(「奮起湖老街大飯店」前停車場)的步道,左轉往下,進入「杉林木棧道」,經一涼亭,步道繼續延伸。兩側柳杉高聳,走來輕鬆愉快,一人獨行,愛怎麼走就怎麼走,走慢走快隨己之意,暢快舒坦,即使大呼小叫,也不會有人干擾!走著走著,右側就是通往老老街、「文史陳列館」的「下腳店仔步道」,當然也可以通往第一停車場。繼續左行,跨過溪上拱橋,步道轉為平坦,視線所及,甚為愜意,可謂賞心悅目!
- Mar 13 Fri 2020 08:56
20200308 淡蘭古道南路茶道03:功德圓滿,坪林-礁溪
昨晚慶功宴,一月決定籌辦淡蘭古道活動,雖然時間急迫,但仍在2/21~3/8付諸實施,心存感激,感謝所有參與的人,尤其是辛苦的領嚮人員。沒有他們的投入,從無到有絕對不可能,走過了,方覺昔時篳路藍縷辛酸路,已變成今日登山健行逍遙遊。規劃里程全長220K、三階段11天行程,邊徒步邊修正計畫,也因應氣候的變化而進行即時處理,以導航軌跡圖為基礎,配上累積多年登山經驗,抓準方向,奮力邁前。明天就將分道揚鑣,已是歸心似箭的心理,這最後的一個晚上值得慶賀!
- Mar 12 Thu 2020 20:57
20200307 淡蘭古道南路茶道02:邁入茶鄉,石碇-坪林
一夜好眠,05:00稀里嘩啦塑膠袋聲音,一個翻身,該起床了,整理好東西,06:30踏出山友家門口。今日淡蘭古道南路行程,將徒步至坪林大溪地露營區,經過外按古道、烏塗窟社、月扇湖山大岩壁、大格門古道、籟狸尖(又名獵狸尖,樹梅嶺山)、烏塗窟山,進入茶鄉坪林。先是一路上行,落差600餘公尺,然後接保甲路降至平地,進入坪林市區,經過親水吊橋,沿北勢溪溪邊自行車道,直達大溪地露營區。幾天前的陣雨,步道泥濘可以想像,但是既來之則安之,再難走的路,也抵不過「11」號車的向前行!今天共走了26K,38,000步,耗時10小時
- Mar 10 Tue 2020 08:51
20200306 淡蘭古道南路茶道01:山明水秀,麟光車站-石碇
揮別2/21淡蘭古道北路牡丹車站摔傷的陰影,今天再出發,住進台北市信義路五段「謙匯Place-X旅宿」,因疫情關係,房價便宜。乾淨明朗,一人住一間大床鋪698元,對背包客而言,算是超級豪華。附近「象山公園」值得一遊,登頂象山亦是夜遊觀景的一大享受。淡蘭古道北路以鐵路為交通聯絡工具,中路以鐵路與公路為交通聯絡工具,南路則以「11」號為交通工具,也符合當年茶道商路人挑車運的原則,往後連續三天,重裝上陣!
- Mar 02 Mon 2020 17:46
20200302 風鈴滿天 落英繽紛
今天起得晚了,走到八掌溪溪堤時天色已亮,雖然路過車輛還是點著燈,但是視線已可及遠!從前年開始,總摸黑起步於軍輝橋北堤,再走南堤,然後從行嘉吊橋,經過興嘉重劃區回家。突然眼睛一亮,這不是風鈴花嗎?兩邊堤岸盡是金黃色風鈴花,還有紫色風鈴,走了幾年,竟然沒有注意,或許是黑暗中目不視物,因以錯過,但是每年三月間盛開的風鈴花,怎麼會糊里糊塗的擦身而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