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 年被時代周刊評為亞洲區「最佳市區遠足徑(The best urban hike in Asia)」的龍脊,連結香港東部的石澳灣及大浪灣,全程 8.5公里,是港島徑第八段,也是最後一段。由於山嶺的形狀如巨龍骨脊於平地俯伏,因而得名;兩旁景色自然天成,甚少人工修飾,沿路都是石路和泥路。展望極佳,可見石澳灣、大浪灣、赤柱、淺水灣,沿線風勢強勁,宜著外套慢行賞景。
龍脊郊遊徑屬於港島徑,港島徑全長約50公里,以山頂為起點,大浪灣為終點。標距柱序號從H001至H100,標距柱之間距離約50公尺。標距柱係香港政府為登山健行人士而設計,H代表港島徑,M代表麥理浩徑,做為緊急救難之位置標示用。這是第三次走龍脊,第一次來時,在石澳道與歌連臣角道交接處下車,順「石澳郊野公園」指標石階上;避開前往大浪灣的馬路,直接上龍脊,登歌連臣山、打爛埕頂山,下石澳道,全程約4.5公里,1.5小時走完。
香港出租車很貴,起跳價動輒上萬台幣;計程車可搭五個乘客,若屬短程,以搭計程車為要。上一次來時,從住宿處青衣盛逸酒店搭計程車前往,包括進入港島之隧道費40元約港幣225元,分攤後一人大約台幣200元(港幣45元),比出租車便宜,亦可能比搭乘地鐵轉Bus便宜。自助旅行者,對交通工具之選擇宜先做功課。這次因需置放行李,租一部中包前往,所費不貲,所以短程前往宜自揹背包,走過龍脊下到大浪灣,使用其海灘浴室清洗一番,再上公車轉東涌,午餐後前往機場,如此規劃較省錢!
我們13人用過餐廳準備的早餐,07:30搭乘租車前往石澳道土地灣站,沿途高樓大廈,賞盡香港晨光,抵達土地灣站時已快08:30。車行飛速,不輸台北,但是香港人守法,沿途未見跨線(壓線)行車者,由於車子左行,有點不習慣!在土地灣站拍照留影後,順「龍脊」指標上行,一起步即見美景,左側下望赤柱與淺水灣,漂亮!風景曼妙吸引這一群「外國人」,速度越走越慢,美景當前,豈能不流連!越往上走,可見度越佳,場景一換再換,似乎之前拍的相片都被比了下來,都可以作廢了!未幾,右側石澳灣出現眼簾,驚奇的相機四處抓景,仍然手忙腳亂--專心拍照、小心踏空!左看看、右看看,目不暇給,遠眺近觀兩相宜!沒有了聊天,只有驚嘆,只有歡呼!一群大人都成了小孩,兒提時代的顢頇再現,又恢復天性!
步道蜿蜒而行,迆邐而上,修整良好,指標清楚,自助行極佳去處。09:15登頂打爛埕頂山,這不足兩公里的緩上坡讓我們漫步近一小時,大呼過癮!登頂睥睨一切,「登泰山小天下」,這裡打爛,再成頂,名字取的怪,但真好!回首來時路,赤柱在右,石澳在左,續行前景,大浪灣在右,仰望藍天,下眺綠水,不再是山路崎嶇,不再是前途茫茫,康莊大道任我行!
09:45下龍脊,進入寬廣山徑,一路聊天慢行,10:30來到第一次上龍脊之啟登點(石澳道與歌連臣角道交接處之「石澳郊野公園」石階上來處),稍事休息,右行前往大浪灣。經一展望極佳處,港島高樓大廈近在眼前,算是大開眼界。前行不遠,又遇一郊野公園,這段水泥路走來索然無味,但配合展望與公園,妙趣橫生,貼心的規劃展現出用心與功力!
慢慢的接近大浪灣,終於來到標距柱H100處,港島徑終點,喀喳一聲,最值得紀念的一張相片入鏡,早上行程也告一段落,遊水戲海去了!大浪灣算是一個平靜海灣,很多人衝浪、曝日,算是一個難得的冬天假日!11:30上車前往東涌,在香港友人盛情接待下,留下一個美好記憶的香港行!
香港,來了那麼多次,從沒有像這一次這麼盡興,山上有專人帶路,山下亦有熟人引導,完全不像以前專業登山,只知登山口、登山、健行,然後回家!這一次結合登山、逛景點、賞夜景,嘗試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(機場快線、遊船、港鐵、纜車、公共巴士、租車、叮叮電車、計程車、徒步等),走了外島、漁港、山區、太平山、中環、灣仔、銅鑼灣、景點、夜市等,相信每個人都成了香港通或是香港達人!
抵達土地灣站,龍脊登山口!
赤柱 v.s.淺水灣
赤柱與淺水灣!
石澳灣
石澳灣高爾夫球場!
赤柱與淺水灣!
港島徑標幟
登頂打爛埕頂山
登頂歌連臣山
遠眺大浪灣
郊野公園
港島徑終點!
下達大浪灣
香港友人強哥最後一拍!
最後午餐,然後前往機場,結束行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