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前來到金門,住在瓊林聚落數夜,感覺很舒適!瓊林聚落位於金門中央,交通方便,由此馬路放射到四周,有「瓊安路」、「瓊勁路」、「瓊義路」、「雙瓊路」等,儼然成為交通樞紐。北臨環島北路,南有伯玉路,是通往東西兩邊最快速的路線。本次重遊金門,初計畫再住此處,但是古厝已在整建中,恐有不便,乃移到山外住宿。「御賜里名瓊林」是瓊林最被津津樂道之處,此外風獅爺、戰鬥坑道、古厝群、窯燒紅磚牆,都值一觀!
11/20環島鐵馬繞行,來到「北風獅爺」,昂首而立,在此休息一陣,與其合照。此地是瓊林戰鬥坑道出口,上次走時兩線皆可走,現在已變成單行道,只能從社區「瓊林里辦公處」進入。瓊林有四尊風獅爺,我們只找到兩尊,另一尊在「蔡氏宗祠」後牆,鑲在牆壁內,是金門風獅爺唯一鑲入牆壁的一尊,已被列為古蹟。
11/23騎著機車,從環島北路進入瓊林聚落,先到里辦公室,尋蹤戰鬥坑道,在當地人員熱心說明下,對坑道及瓊林聚落有了初步認識。全長1,355M,是金門規模最大的民防坑道,錯綜複雜的坑道密佈於瓊林村的地底下,共有12個出入口,連接著村中的重要建築物,也可通往村外的機槍堡射口。進入戰鬥坑道,先右轉經過「養拙樓」,出坑道是「怡穀堂」,然後繞回里辦公室;再入坑道,左轉前往「北風獅爺」出口。坑道清潔費每人10元,十年來未曾改變,清潔由地方維護,收費甚是低廉。出了坑道後,尋找蔡氏宗祠,在當地小孩帶領下,迅速找到鑲於牆壁的風獅爺,同時也瞻仰了各式匾額,有「進士」、「振威將軍」等,另有近代以下拱上的「將軍」匾額,感覺很奇怪!當然,最重要的是「御賜里名瓊林」立牌!
瓊林聚落古厝在整建中,居民以蔡姓為主,這是金門規模最大的古厝聚落。過去因為人才輩出,仕途上有輝煌的成就,明熹宗御賜里名為「瓊林」。在當時只要有人中進士,就會建造一座宗祠,所以在瓊林大大小小的宗祠就有6座之多,號稱「七座八祠」,包括已被列為國定古蹟的蔡氏家廟(大宗),蔡氏家廟為瓊林聚落向心之地,也是聚落大姓-蔡氏家族的榮耀。
上了機車,尋找網紅的花磚牆-窯燒紅磚牆,是瓊林聚落的新藝術景觀,位在瓊林保護廟戲台後方民房牆面。這是在地藝術家吳鼎信與社區住民們,一同以傳統磚土窯燒製成的花磚拼貼於牆面而成,金門縣縣花木棉花的模樣栩栩如生,看起來四季盎然!我們在此逗留時間甚久,每人來一張,手機露一手,然後出瓊義路,結束兩個小時的瓊林聚落專訪。
▲十字路口,反空降堡!
▲瓊義路進出瓊林聚落
▲御賜里名瓊林
▲瓊林風獅爺
▲瓊林風獅爺合影
▲瓊林戰鬥坑道入口,里辦公處!
▲瓊林戰鬥坑道入口
▲瓊林古厝群
▲國定古蹟,蔡氏家廟!
▲國定古蹟,鑲鑽風獅爺!
▲匾額處處
▲奇之!怪之!
▲窯燒紅磚牆
▲瓊林古厝群